言不發?

以前他一怒火衝心,嗬斥太子,皇後都要攔一攔,盡力維護他和太子隻見的父子情,今日卻一反常態的安靜。

還能是為什麼,皇後到現在還沉浸在他們最後的結局裏,傷心不已,無法釋懷。

努力半生,最後得到的是家族分崩離析,夷三族的結果,誰都不會好受,更不要說她還死的那樣早。

讓她日夜難眠,無比難受的頭痛之症,最後要了她的命,也帶走了鄭氏一族。

命運無常,讓人難以接受。

最後隻能怔然出神,什麼話都說不出口。

而另一頭思前想後,遲遲不肯動身,以至於被後來到府上的禁軍押走的敬王,根本沒有見到他皇兄,直接被扔到了大理寺的牢獄裏。

第161章

敬王這次下獄,恐怕就出不來了。

別看皇帝表麵上似乎並不覺得天幕說的對,還認為天幕一家之言不能盡信,實際上,天幕說的是不是真的,他比誰都清楚。

敬王究竟會不會做出那些事情,他心裏也有數。

這些年敬王私底下的小動作,皇帝是看在眼裏的,他隻是覺得那是他最後一個弟弟,殺了的話,就坐實了他上位是殺光兄弟的殘暴流言。

好吧,不能說是流言,根本就是現實。

“父皇息怒,天幕雖然還未講完,但已經給了我們結局,若他皇叔真的做了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父皇也已經給了他懲罰了。”

沈玉耀怕皇帝給氣出個好歹,現在她的處境因為天幕的出現變得有些危險,如果皇帝現在倒下,她絕對擋不住來自太子和其他人的報複。

皇帝明白,他確實不能出事,壓下心頭的惱怒,他重新坐了下來。

天幕還在繼續說。

“這些洗腦包,都是用真實和虛幻結合在一起編造的,就好像後世一直流傳,說大帝殘暴,對宗親和當時的大臣皆是下手毫不留情,猶如嗜殺的機器,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對於大帝來說,她真的會在下決策的時候,夾帶個人感情,對當時阻擋她登基的宗族與大臣痛下殺手嗎?”

“答案顯而易見,不可能的!大帝是個心懷天下的人,她做的所有事都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於國於民是否有利。”

沈崇聽著這段話,麵上露出沉思的表情,他低著頭,突然想起了先帝。

先帝選擇他登基,不光是因為他是太子,還因為他是最合適的繼任者。

剛建立的帝國還不夠強大,要受製於多方,而體內流著鄭氏血脈的太子,在登基後能更好的安撫那些野心勃勃的大族。

能讓那些大族,心甘情願的為朝廷所用。

就好比當初他娶鄭婉婉,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鄭婉婉出身鄭家。

現在輪到他娶選擇繼任者了,他必須在孩子裏選出最合適的那個人。

太子是絕對不可能的,其實就算太子什麼都不做,有鄭家為母家,他都不可能在皇帝手裏接過執掌天下的神器。所以皇帝一開始的選擇就隻有他其他孩子。

而在其他孩子裏,太小的孩子入不了他的眼,大一些的又大多比較廢。

矮子裏麵拔高個,皇帝會選擇申王。

因為申王的母妃曲貴妃身後曲家並不是老牌士族,以軍功立身的曲家,能穩定江山社稷,而曲貴妃同樣是後宮裏除皇後外身份最高的妃嬪。

申王個人能力也不錯。

但同時,沈玉耀和申王的特性,幾乎全部吻合。

這對親兄妹,出身完全相同,差異之處,就隻有一個是公主,一個是皇子。

如果沈玉耀比申王強太多,皇帝還真拿不準,自己會不會選擇棄用申王,而立沈玉耀為太女,繼承大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