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天幕的解說,神情越來越平淡,並不是天幕的內容無聊而讓他不再有情緒波動,而是他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讓他可以從容的麵對任何情況。

那些格外出色的人,真的是因為她們個人出色而被後世銘記嗎?

或許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人,驚才豔豔,讓人望之無法遺忘,但這樣的人太少了,少的可憐。

大莊一個朝代就出現十幾個,這合理嗎?

當然不合理,所以這十幾個絕對不是一個偶然,而是在當時那個時代,必然會出現的結果,沒有這十二個人也一定會出現另外十二個人。

但隻有一個人是無法被取代的。

那就是早就那個時代的君主,被天幕稱作大帝的沈玉耀。

隻要能想明白這件事,那如何選擇還是一件難事嗎?

皇帝長舒一口氣,隻覺得心頭的重石被搬開了一點,如果天命屬意沈玉耀,他又何必與天命相爭。

就選擇沈玉耀,讓她去成為那個最後的贏家。

“青雲閣上五六七八四位尊者,她們是時代的讚歌,是支撐起大莊女官青雲之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人在明麵上攪弄風雲,自然要有人在暗中保駕護航,世界從來不是隻有一麵,善與惡是雙麵的。於是就有了第九位尊者的存在,於三。”

“暗衛出身,一直為大帝控製大莊陰暗麵的暗衛,從不輕易出現在人前,選她入青雲閣時,有不少人反對,認為此人沒有資格進入青雲閣,關於是讓於三進入,還是讓海上將軍邢三娘進入的爭論,一直到新陽落幕也不曾停歇,但因為於三常年在京城,落筆畫下十二女官圖的司馬聖人較為熟悉她,所以於三的位置就定了下來。”

沒錯,就是這麼的簡單,因為司馬雲書先認識的於三,所以邢三娘差了一步。

不過邢三娘的成績並不小,玉陽大帝對她的信任可以從方方麵麵察覺到。

新陽年間是一個群星閃耀的時代,除了十二女官外,還有許許多多青史留名的人物,他們或許沒有被抬入青雲閣,但他們的名字依舊化作了不朽篇章。

讓後世銘記。

咕不咕說到這兒,內心無比激蕩,那個年代已經走遠,留給後世的是亙古不滅的震撼。

“皎月大帝,也就是玉陽大帝選定的繼任者,第二任女帝,她在位時,又選定了十二位武官入淩霄殿,邢三娘是第一個被選入的女武官。青雲閣與淩霄殿,乃是古往今來所有文臣武將夢寐以求能夠死後踏入的殿堂。”

皇帝的手微微顫唞,這是何等的偉業!讓文臣武將一輩子都念念不忘的殿堂,讓他們願意奮鬥一生的地方。他是不是也能造一個?

皇帝不可避免的想到了這一點,他想要侵占這份功績,始創此物的帝王,一定會被後世銘記!

但是想了想,他又冷靜了下來,他還不至於淪落到拾人牙慧的程度,況且他的名字也已經千古流傳了,不是嗎?

就衝他選出了沈玉耀為繼承人這一點,任何記得沈玉耀的人,都會記得他。

皇帝比較冷靜,太子和申王則暗自記下了這一點,他們如果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創立青雲閣和淩霄殿,什麼拾人牙慧?此前沒人做的事情,他們做的,青史上就要記錄他們的名字。

什麼玉陽大帝皎月大帝,都注定是他們的手下敗將!

也不知道這是哪兒來的自信,可能是覺得他們提前知道了沈玉耀會走的路,就能規避沈玉耀,輕而易舉的打敗她。

完全不明白,他們和沈玉耀之間的差距,從來不是沈玉耀用了什麼辦法,而是腦子。

他們隻是知道了辦法,不是提升了智商,一條路不通,沈玉耀還不會走另一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