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劉家窪安營紮寨 李書記娓娓道來
離開梨花塢之後,李雲帆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個落腳點:“走,到劉家窪去。”
李雲帆從張大娘口中得知,大隊書記的家就住在劉家窪。
在劉家窪的村口,從村子裏麵匆匆忙忙地走出兩個人,一位是胡隊長,另一位是一個四十五歲左右的中年人。兩人徑直朝李雲帆他們走來。
中年人大步流星地走到李雲帆的跟前,緊緊地握住李雲帆的手:“你就是縣公安局的李副局長吧!”
“請問,你是……”李雲帆搖著對方的手道。
“李同誌,他是我們大隊的李書記。”
“太好了,我們正準備去麻煩李書記。”
“瞧您客氣的,我上午在公社開會,彭書記跟我說你們要來,讓我做好服務接待工作,下午的會也不讓我參加了,很抱歉,我來遲了,你們還沒有吃飯吧?我已經安排人給你們弄了。走。”
“我們打算住下來,請李書記安排一下,不知道方不方便。”
“方便——方便,大隊部有兩間辦公室,再找幾床被子。”
“被子我們已經派人回去拿了,隻要有兩間房子就行了,再請一個做飯的,工錢由我們來付。”
“這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你們就不要操心了,你們隻管辦案子就行了。”
劉家窪是一個比較大的村莊,也坐落在一個山坳裏,村子的後麵靠近山腳的地方有一個已經廢棄多年的尼姑庵,大隊部就設在這個尼姑庵中,尼姑庵距離村莊有一千多米的樣子,中間隔著一條河,河上麵有一座小木橋。河岸蜿蜒曲折,碎石密布,河水緩緩向東,潺潺不絕。
尼姑庵的庵門還在,但已經殘破不堪,院牆的很多地方已經坍塌,牆頭上麵長滿了雜草。
在院門內東側有一口水井,井上麵有一個蓋子,水井上方有一個木頭架子,上麵有一個軲轆,軲轆上纏繞著一根繩子,水井邊有一個木桶。水井周圍的地上,鋪著一些不規則的石塊,但已經坑坑窪窪。
走上一個約成三十五度角的比較陡峭的石階,出現在眼前的是兩間破舊的屋子。
庵中隻剩下兩間屋子,牆一看就知道是經過多次的修葺,黑灰色的磚頭是它的主基調,中間夾雜著一些石頭,特別是屋頂,靠屋簷的地方是一長溜不規則的橙色大瓦,其它的地方則是黑色小瓦。瓦礫中間零零星星地搖著幾株草。西屋的山頭有一個小披子,裏麵有一個灶台,一個五十幾歲的婦女正在灶膛裏麵燒火。
李書記推開東邊那間屋子的門,裏麵有兩張破舊的辦公桌,其中一張辦公桌的一條腿下麵墊了兩塊轉頭,在這張辦公桌上放著兩瓶酒——是兩瓶老白幹,房間裏麵還有一部手搖式電話機,放在另一張桌子上。東麵牆上有一個佛龕,不過,佛龕隻剩下一個邊框,邊框裏麵什麼東西都沒有,隻有一盞煤油燈。角落處放著一個酒瓶,瓶口塞著一團報紙。估計瓶子裏麵裝的是煤油。這也就是說,這裏還比較的落後,沒有電燈。
中年婦女端著兩個大碗走了進來,一個碗裏是切好的鹹肉,另一個碗裏是粉絲燒豆腐。裏麵放了不少紅辣椒。
“顧大嫂,你過來一下。”
“李副局長,這位是顧大嫂,顧大嫂,李副局長他們要在這裏住幾天,火頭軍的差使就叫給你了。”李書記道。
“沒的事,就怕弄得不合同誌們得胃口。”顧大嫂道。
“大嫂,你怎麼弄,我們就怎麼吃。”
顧大嫂看了看王萍,道:“李書記。兩間屋子,隻夠他們這些大老爺們住,就讓這位女同誌到咱家去住,咱家地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