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合理的場址選擇和兔舍建造是便於飼養操作及毛兔健康生長的前提條件。本章主要介紹了毛兔場的環境、選址和建造要求,不同兔舍的建造類型及養兔的相關配套設施。
(一)毛兔對環境的要求
了解和掌握毛兔對環境因素的要求,有助於做好兔場的選址和籠舍設計工作。
1.溫度
最適宜毛兔生長和繁殖的環境溫度,初生仔兔為30~32℃,成年兔為15~20℃。當環境溫度達到32℃以上時,可引起毛兔食欲下降,消化不良,性欲降低和繁殖困難等,若環境溫度持續在35℃以上,毛兔極易中暑死亡。
2.濕度
兔舍內相對濕度應盡量保持恒定,以60%~65%為宜,一般不應低於55%或高於70%。
3.光照
毛兔是夜行性動物,不需要強烈的光照,同時光照時間也不宜過長。適宜的光照有助於提高毛兔的新陳代謝,增進食欲,促進鈣、磷代謝;光照還具有殺菌、保持兔舍幹燥、有助於預防疾病等作用。
4.有害氣體
有害氣體主要有氨、硫化氫、二氧化碳等,對毛兔有直接毒害作用,如易誘發毛兔呼吸道疾病。
5.噪聲
毛兔膽小怕驚,噪聲極易引起毛兔不安,在籠中亂竄、碰撞而發生損傷;突然的噪聲可引起妊娠母兔流產,哺乳母兔拒絕哺乳,甚至發生殘食仔兔等嚴重後果。
6.衛生條件
衛生條件直接影響毛兔的生長發育及繁殖,衛生條件的控製,除與日常管理有關外,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於兔舍、兔籠的設計。
(1)設計和建造兔舍時充分考慮通風條件通風可以有效地調控溫度、濕度和有害氣體的濃度等。適宜的通風條件可明顯降低毛兔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選擇適宜的兔舍跨度在合理的跨度範圍內,兔舍跨度越大,溫差越顯著。
(3)兔舍建造首選開放式兔舍開放式兔舍毛兔的呼吸道疾病發生率明顯低於半封閉或全封閉兔舍內的毛兔。
(4)加大兔場的綠化覆蓋麵積因為綠化具有明顯的調溫、調濕作用,還可以有效地淨化空氣、防風防沙、美化環境。
(二)兔舍設計與建造要求體現4個原則:
①最大限度地適應毛兔的生物學特性。
②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滿足毛兔生產流程的需要。
④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力求經濟實用。
1.場址的選擇
選擇兔場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兔場要建在地勢高燥、平坦,背風向陽,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方。
②兔場附近必須有水量充足、水質良好的水源及飼草來源。要求水質清潔無異味,不含有毒物質、過多的雜質、細菌、寄生蟲和過量的無機鹽。
③應選擇在相對隔離、環境比較安靜、交通方便的地方。
④杜絕汙染周圍環境。
選擇場址,除應注意有適宜、充足的飼料來源外,還要考慮毛兔的生活習性及建場地點的自然和社會條件,結合兔場的規劃和設想,為以後的長期發展留有餘地。
2.兔場布局
管理區應安排在主導風向的上風口和地勢高的地段,外來人員及車輛隻能在管理區活動,不準進入生產區。
生活區應在生產區的上風口,緊靠管理區,主要包括職工宿舍、食堂等。管理區、生活區最好設圍牆與生產區隔開。
生產區處在生活區與隔離區之間,應盡量避免運料線路與清糞線路的交叉。
隔離及糞便、屍體處理區應符合獸醫衛生和公共衛生的要求,安排在主導風向下風口和地勢較低處,與兔舍保持一定的距離,四周應有隔離帶和單獨出入口。
輔助區主要包括飼料倉庫、飼料加工間、幹草貯藏室、水電房等。
一個結構完整的規模化兔場,可分為管理區、生活區、生產區、隔離及糞便、屍體處理區和輔助區5個部分。
3.一般要求
(1)建築材料宜選用磚、石、水泥、竹片及網眼鐵皮等。
(2)設施要求兔舍應配備防雨、防潮、防風、防寒、防暑和防獸害的設施,室內牆壁、水泥預製板兔籠的內壁、承糞板的承糞麵應堅固、平滑,便於除垢、消毒;地麵應堅實、平整、防潮,一般應高出兔舍外地麵20~25厘米。
(3)兔舍的排水要求排水係統主要由排水溝、沉澱池、地下排水道、關閉器和糞水池組成,堅持雨水、汙水分離原則。
兔舍設計必須符合毛兔的生活習性,同時要便於飼養管理。固定式多層兔籠總高度不宜過高,雙列式兔舍工作走道寬以1.5米左右為宜。
(三)兔舍類型
1.室外單列式兔舍
一麵或兩麵無牆,兔籠後壁相當於兔舍牆壁。兔籠正麵朝南,利用3個疊層兔籠的後壁作為北牆。采用磚混結構,單坡式屋頂,前高後低,屋簷前長後短,屋頂、承糞板采用水泥預製板或石棉瓦,屋頂可配掛鉤,便於冬季懸掛草簾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