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長毛兔是以采毛為主要目標,兔毛的固有特性影響著兔毛的加工工藝。本章簡要介紹了兔毛的結構、物理特性、紡織特性,兔毛的質量評定方法,殘次毛、異質纖維的鑒別及兔毛的貯存與初加工等方麵的內容。
(一)兔毛的特性
1.兔毛的結構
兔毛的結構可分為形態學構造和組織學構造。
兔毛的形態學構造可分為毛幹、毛根、毛球3部分。毛幹即兔毛纖維露出皮膚表麵的部分。毛根是兔毛纖維在皮膚內的部分,一端與毛幹相連,另一端與毛球相接。毛球位於毛根的下部,毛球圍繞著毛乳頭,並與之緊密相連,外形膨大成球狀,故稱之為毛球。
兔毛的組織學構造可分為鱗片層、皮質層、髓質層。鱗片層位於兔毛纖維的最外層,由扁平的角質化細胞組成,細胞排列彼此重疊似魚鱗。皮質層位於鱗片層之下,沿著纖維的縱軸排列,是構成兔毛纖維的主體。髓質層由菱形或多角形的細胞組成,細胞重疊似蜂窩狀。髓質的多少與纖維的紡織性能有關,髓質多的粗毛適合用於粗紡。
2.兔毛的主要物理特性
兔毛的物理特性包括細度、長度、卷曲度、強度、伸度、彈性、氈合性、吸濕性、比重、保暖性、白度、光澤等,這些特性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兔毛產品的風格及紡織性能。
3.兔毛的紡織特性
(1)纖維細長兔毛的最大特點之一是纖維細長而柔軟,可紡成高支紗。
(2)保暖性能好兔毛纖維因髓質層發達,其中充滿空氣,導熱性能低,保暖性能好,且能透過紫外線,對人體健康有利。一般來說兔毛的保暖性比羊毛高41.7%,比棉花高90.5%。
兔毛纖維雖然具有輕盈、柔軟、滑爽、潔白等特點,但可紡性差和易掉毛,在紡織工業中多通過做成兔紗用於混紡原料。
(3)含雜質少兔毛是一種含雜質少的紡織原料。一般含脂率為0.5%~0.8%,淨毛率在95%以上,在加工時經分級挑選和機械處理,就可除去雜質,不需要進行脫脂,可直接用於紡紗。
(4)染色性能差由於兔毛纖維表層含有蠟質,因而吸色性能較差,僅為羊毛纖維的50%。
(5)抱合力差兔毛纖維表麵因有一種蠟質,滑質較大,抱合力不如羊毛。
(二)兔毛的質量評定
1.兔毛的分級
一看:觀察兔毛的品質是否達到要求,毛型是否清晰,有無異質纖維和摻假現象。
二抖:用手抖鬆毛,檢查有無纏結毛、殘次毛,以及毛纖維的幹濕度。
三拉:用手拉鬆兔毛,檢測纏結毛的纏結程度。稍有纏結而不呈氈塊狀,就容易撕開且不影響品質;纏結毛雖結塊大,但積蓄較輕,稍用力即可撕開,對兔毛品質影響不大;若纏結程度嚴重,不易撕開者,則對兔毛品質有明顯影響。
四剔:剔除毛纖維中的異質纖維,殘次毛及不符合長度標準的跳檔毛。
五定:采用以上方法,根據分級收購標準進行分等定級。
一看、二抖、三拉、四剔、五定,這是對兔毛進行分級的方法。
2.兔毛分類
按兔毛的粗毛率將兔毛分為Ⅰ類兔毛和Ⅱ類兔毛。其中Ⅰ類兔毛的粗毛率小於10%;Ⅱ類兔毛的粗毛率大於等於10%。Ⅰ類兔毛和Ⅱ類兔毛分級技術要相同。
3.殘次毛的鑒別
(1)二刀毛
是指剪毛時由於剪毛技術不熟練,或注意力不集中,沒有緊貼皮膚剪毛,而在皮膚上留有較長的毛茬,然後又剪了一刀,出現毛長不足1.0厘米的毛纖維叫做二刀毛或重茬毛。這種毛在加工過程中,經梳理脫落變為廢毛,未脫落者混入正常毛中,影響織品質量。
(2)纏結毛
是指飼養管理不當,如水濺於毛被後使毛纖維纏結或被毛長期得不到梳理而纏結的毛。根據纏結程度可分為結塊毛、纏結毛和鬆結毛3種。纏結程度嚴重,結塊不加強飼養管理和經常梳毛,能有效減少纏結毛的幾率。
易撕開者稱為結塊毛。凡結塊較鬆,用力可以撕開,但品質受損傷的稱為纏結毛。凡纏結較輕又未結塊且容易撕開,撕開後品質未受損傷者稱為鬆結毛。
(3)籠黃毛
被糞尿、汙水汙染的兔毛稱為籠黃毛。其特征是毛纖維呈黃色,多發生在四肢、腹部和臀部。籠黃毛不易染色,強度降低,紡織價值很小,在商業上被列為等外毛。
(4)疥癬毛
凡是從患疥癬病兔身上采得的兔毛稱為疥癬毛。特征是毛纖維混有大量皮膚脫落的痂塊和皮屑,纖維短細脆弱,品質低劣,紡織價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