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農家菜譜(1號書屋)
出版單位: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書號(ISBN):978-7-5335-3395-3
作者簡介:劉天富,首屆餐飲業國家級評委,首屆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國家特一級廚師,中國烹飪名師,閩菜大師福建省中烹專家組副主任委員。
內容提要:本書在介紹中式烹調的煎、炒、烹、炸、蒸、燒、煮等多種烹調技法,以及刀工、材料處理、調料、火候、拚盤等的基礎上,按畜肉類、禽肉與蛋類、海鮮類、蔬菜豆腐類、湯羹類等,以圖文形式介紹了約200道廣受大眾喜愛的農家菜的製作,每道菜式包括材料、調味料、製作方法、小提示以及成品圖片等。本書彩色印刷。
特色:民以食為天,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對美食有了新的要求,另外一方麵,農家菜也受到了城市人的喜愛,隨著農村旅遊市場的升溫,各地的農家餐館也受到了大眾的歡迎。本書既收入了很多的農家菜的製作方法,也介紹了菜譜製作的基本方法,是一本很實用的農家菜譜製作參考書。
237、新農村住宅典型戶型
出版單位: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書號(ISBN):978-7-5357-4715-0
作者簡介:劉宏成,男,湖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湖南大學建築節能日照與聲學檢測中心主任,主編《湖南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年出版)、《湖南省建築標準設計——外牆外保溫建築構造》(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出版)。陳曉明,男,湖南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景觀設計、體育建築設計、地域建築文化研究。
內容提要:本書以小康住宅的舒適型標準為依據,精心創作了60套農村住宅典型戶型方案。這些方案分別具有不同的建築風格,能適合我國不同地區的各種需要。住宅設計在滿足適當建築麵積的基礎上,著重考慮了住宅的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居住舒適、保溫隔熱、衛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同時體現了新農村住宅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新理念,代表了新農村住宅設計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廚房、衛生間——常被人們稱作住宅的心髒部分,在方案中得到更多的重視。
本書圖文並茂,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適合於建築設計和施工技術人員及有關院校師生閱讀參考,同時還可供廣大自建住房的農民朋友們參考。
特色:本書共60例農村住宅方案,對每幅作品的設計思想、風格、特點和獨到之處均給予了評價,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每套方案均有建築平麵圖、立麵圖、剖麵圖和黑白透視圖,使讀者對住宅的外觀造型、平麵功能和布局一目了然。本書還適當加入了住宅帶小商店或小作坊等經營型的設計方案,具有很高的借鑒和學習參考價值,是廣大專業人員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也是農民朋友自建住房方便適用的良師益友。
238、糧食製品加工技術
出版單位: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書號(ISBN):978-7-80762-052-5
作者簡介:劉靜波,女,1962年12月17日出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吉林大學農學部軍需科技學院院長。主持並完成總後軍需部科研課題3項,校長基金課題1項;申報吉林省科技廳課題2項(主持人),參加吉林省科技廳課題2項;近2年參加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會議7次,大會交流論文7篇(國際5篇、國內2篇);2001—2005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副主編教材、科技參考書8本。
內容提要:本書主要介紹麵食製品、玉米製品、大豆和花生製品、米類、雜糧等加工技術。其中麵食製品部分,主要介紹了焙烤食品的分類、蒸煮食品的分類、麵製食品的原料及其加工特性、麵包的生產技術、餅幹的生產工藝、掛麵和方便麵的生產技術、傳統麵製食品的生產、小麥麩皮加工技術等。玉米製品加工技術,主要介紹了玉米的營養價值、加工價值及玉米澱粉、玉米油、玉米啤酒、玉米糖類食品(玉米糖、玉米麻杆糖、玉米飴糖、玉米片、玉米膨化糕)等的加工工藝流程和加工方法等。大豆和花生製品部分,主要介紹了大豆和花生的營養價值、加工價值及速溶豆漿粉、豆奶、豆腐類食品(豆腐、豆腐腦、豆腐絲、豆腐乳)、綠豆製品(綠豆粉絲、綠豆糕)、馬鈴薯、花生酥糖、奶油花生片、奶油花生排等製品的加工流程和加工方法等。米類的加工,主要介紹了大米、黑米、小米的營養價值、加工價值及速食米飯、米粉、蒸穀米、大米飴糖、黑米酒、小米飲料、精製小米等製品的加工流程和加工方法等。雜糧部分,主要介紹了薏苡、高粱、燕麥的營養價值、加工價值及薏苡飲料、發芽薏米飲料、高粱威士忌酒、小曲高粱酒、高粱醋大曲、大曲醋、速食燕麥粥、燕麥麵包、啤酒等製品的加工流程和加工方法等技術。
特色:本書為新農村建設叢書之一,內容從實際需要出發,注重實際、實用、實效、可操作性和實踐技能;以關鍵技術環節為重點,介紹完整的生產操作程序和營銷理念,並吸取了國內外最新技術標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食品衛生安全、安全生產等法規的要求和相關的國家最新技術標準。適合農民朋友閱讀。
239、豆製品加工技術
出版單位: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書號(ISBN):978-7-80762-010-5
作者簡介:林鬆毅,吉林省九台市人,吉林大學食品科學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食品加工新技術的研究。參與編寫了《食品無菌加工與設備》、《功能食品學》等書。
內容提要:本書主要介紹了大豆籽粒的結構、大豆的化學組成、功能活性成分、大豆中的酶類、大豆中的抗營養因子、大豆的豆腥味與苦澀味物質、大豆的基本生理活動、大豆的貯藏方法、大豆的加工特性、大豆的等級(質量)標準、大豆加工製品分類、豆漿加工的基本工藝、豆粉的加工工藝、豆腐的加工工藝、豆腐乳的加工工藝、豆腐與豆腐乳的質量標準、大豆醬生產中的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相關知識、大豆醬的加工工藝、大豆醬的質量標準、豆豉的加工工藝、豆豉的質量標準、納豆的加工工藝等相關技術。
特色:內容同上。
240、家庭節約小竅門
出版單位:金盾出版社
書號(ISBN):978-7-5082-4873-8
作者簡介:郝暢義,畢業於南昌航空工業大學電子工程係,對環保節能技術頗有研究,並有多項相關科研成果。現為專職作家,曾編寫出版圖書數十種。
內容提要:本書緊密結合現代家庭的日常生活實際,針對家家戶戶普遍存在的許多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浪費現象,簡明而又具體地介紹了平時如何節約水電、燃氣、燃油等,以及如何修舊利廢和一物多用的500多個實用小竅門。
特色:本書內容豐富,科學實用,通俗易懂,一學就會,是指導幫助廣大讀者節約生活開支的好顧問,不僅適合城市家庭,也很適合現代農村家庭閱讀使用。
241、科普惠農書庫·農村家電科學使用知識讀本
出版單位:科學普及出版社
書號(ISBN):978-7-110-06281-4
作者簡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是全國電機工程科學技術工作者自願組成並依法登記成立的非營利性的學術性法人社會團體,是我國電機工程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它成立於1934年,工作總部設在北京,掛靠國家電網公司,接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國際大電網會議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農民對於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對於家用電器的需求與日俱增。2007年開始,國家各部委逐步在全國推廣“家電下鄉”活動,更是大大提高了農村地區家電保有量的增加。隨著農村地區家電普及率的提高,隨之而來的家電科學使用知識的推廣便顯得相對不足。因此“家電下鄉”也成為“科普下鄉”的契機。
本書針對廣大農村讀者開發,圖文並茂,突出家電選購、安全使用、節能使用三大主題。對“家電下鄉”政策進行解讀,解答與農民利益密切相關的選購知識、購買流程等信息。講解對農村環境下家電的使用、保養等安全知識。樹立節能減排意識,講解怎樣在節約資源能源的前提下使用家電。
麵對品目繁多的家電市場,如何選購所需產品並正確、安全地使用它,是消費者所關注的,也是作者組織編寫此書所力圖回答的問題。
特色:叢書語言簡潔,淺顯易懂,圖文並茂,生動有趣,內容專業而不枯燥。大量漫畫的使用,增加了叢書的可讀性,更有利於家電科普知識在農村地區的普及。
242、中餐廚師培訓教材
出版單位: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書號(ISBN):978-7-5381-4872-5
作者簡介:趙健民,山東旅遊職業學院的副教授,長期從事烹飪專業培訓和教學,具有豐富的烹飪實踐經驗,並著有《餐飲質量控製》、《餐飲成本控製》等著作,很多烹飪培訓學校都推薦本書作為初級培訓教材。
內容提要:《中餐廚師培訓教材》是以初級廚師為對象,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詳細地介紹有關烹飪的專業知識,從廚師職業素質、中國烹飪概述、烹飪原料、原料加工工藝、調味工藝、常用熱菜烹飪方法、冷菜製作與食品雕刻到宴席與菜單設計方方麵麵。全書具有係統性、實踐性,對初級廚師掌握基本理論及操作實踐非常有用。本書在修訂前已銷售百餘萬冊,具有良好的行業口碑,是一本非常適合農家書屋的普及讀物。
特色:本書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初學者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烹飪方麵的技能具有很大幫助,並在語言表達、標題、結構上表現了其通俗易懂的特點。
243、生活竅門888
出版單位:農村讀物出版社
書號(ISBN):978-7-5048-4838-3
作者簡介:洪春,1953年出生,在省級圖書館工作多年,副研究館員,1997年調入省文化廳工作至今。熱心農村的文化傳播工作,編著了多部有關群眾文化、科學普及的圖書。
內容提要:本書精選現代生活中的實用竅門約800個,分為6大類24小類,涵蓋衣、食、住、行、美容、保健等方方麵麵,為讀者提供了貼心、實用的生活常識集錦,讓讀者盡享生活便利。
特色:本書闡述準確,行文簡潔,分類細致、清晰,圖文並茂,對讀者有較強的吸引力;封麵色彩鮮亮,設計時尚、活潑,與正文裝幀渾然一體,令人感覺輕鬆、親切。
244、電腦入門
出版單位:人民郵電出版社
書號(ISBN):978-7-115-19867-9
作者簡介:作者於久威為北京師範大學教師,從事計算機教學與教材編寫工作迄今已有12年,有豐富的計算機教學經驗與圖書寫作經驗。他的寫作特點是能時刻從讀者的角度出發,緊緊圍繞初學者的學習特點,通過各種寫作手法,比如對比、比喻、類比等,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將艱澀難懂的術語通俗化,循循善誘,由淺入深,逐步幫助讀者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其中,他與中央電視台夕陽紅節目欄目合作的《老年課堂——跟我學電腦》一書熱銷6年,深受讀者好評。
內容提要:本書詳細介紹了電腦的基礎知識,其中包括電腦的組成、電腦桌麵的設置、窗口的基本結構與操作、文件和文件夾的管理以及啟動電腦、關閉電腦的具體方法。
特色:本著“簡單易學,一學就會”的原則,本書堅持在內容、寫作方式以及版式設計上堅持以下特點:
1實例豐富、實用,與人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2以小篇幅涵蓋了電腦的基本知識、基礎操作;
3全程分步驟、加圖解,一步一圖,幫助讀者學會每一步操作;
4語言精煉,深入淺出,易於讀者理解各種與電腦相關的術語,掌握電腦操作的方式方法,懂得如何通過電腦享受現代生活;
5針對初學者的學習特點,細化講解,加大疑難解答的內容;
6每一講均設置了“本講小結”和“上機練習”環節,不僅幫助讀者強化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幫助讀者從“做”中學會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