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北宋終結者 (2)(1 / 3)

蔡京早就想通了,名聲,是這個時代裏最沒用最虛偽的東西!我不要,我要的是享受。注意,這是蔡京一生的終極目標,不管他後來造成的惡果有多大,他的本心並不複雜,連帶著他的作為也不是那麼的凶殘血腥。

這一切都要從這個機遇說起,蔡京打點起十二分的精力,陪著這個大太監在杭州城周圍尋覓,把散落在民間的高人遺跡挖出來不少,更精益求精,施展渾身解數,創作了十幾幅字畫,托大太監帶進宮去。

蔡京有十足的信心,用自己的作品打動新皇帝。政治上不說,在丹青筆墨方麵,他清楚自己是活著的傳奇,這一點,就連他的政敵們也沒法否認。

這位大太監滿載而歸,回京之後才知道他帶回蔡京的作品有多正確。趙佶作為古往今來所有帝王中文藝天賦數一數二的大天才,早就在珍藏蔡京的作品了。

有記載,蔡京做京官時,有兩個管事級的雜役對他非常恭敬,在最熱的三伏天裏,親自為他揮扇送涼。蔡京很滿意,一時高興,在兩人的扇子上各題了一首杜甫的詩。小事一樁,過後就忘了,可是隔了幾天,突然間這兩個雜役衣帽嶄新喜氣洋洋,聽人說各自的家裏都重新裝修了。

一問才知道,當時的端親王趙佶以兩萬貫把扇子收購珍藏了。

這樣一來,本來是給蔡京通關節的事,突然間對這個大太監也有了好處。這趟活兒幹得漂亮,很有辦事能力,可以重點培養。

從這時起,這個太監走上了宋朝的官場台麵,成了趙佶的心腹人,在不久的將來,一次一次地決定了宋朝的命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給宋朝造成的影響,比蔡京更大。

他叫童貫。

童貫是個有來曆的太監,在龐大的太監群落裏,從出身上就高人一等。太監,這是非常特殊的一群人。他們從本質上來說,隻是奴仆,可是在功能上來講,就實在太恐怖了。

功能正常的男人能做的事,他們做不了;功能正常的男人做不到的事,他們在宋朝做得風生水起。比如說前麵提到的,在高滔滔病危時主持過宋朝國政長達數月的陳衍、張士良,當上幕後太上皇了,牛不牛?

這還並不是最牛的。

太監最風光的時代是唐與明兩朝,唐朝時太監隨便決定皇帝的生死廢立,明朝時的廠衛像開屠宰作坊似的成批殺大臣,這都空前絕後,可是在一項對國家最重要的工作上,他們比宋朝的同行差遠了。

宋朝的太監是曆朝太監裏的戰鬥機,他們是武裝太監!

北宋一代,宦官在軍中的地位、貢獻堪稱卓絕,遠的不說了,宋神宗時期的一係列西征戰事裏,大太監李憲威風八麵,最輝煌時率軍衝上天都山,把西夏自李元昊時修築的皇宮燒得片瓦不存。這是何等的戰功,放在任何一位名將的身上,也是主要的軍功章。

可以說,在宋朝想當一位名太監,就要從軍。童貫走上了這條路,他的師傅就是李憲。有這位顯赫的師傅,加上這時趙佶的賞識,可以說一條光明大路已經鋪在了他的腳下。

戰旗在向他招手,軍功章在向他招手。

童貫高興,興奮之餘頭腦變得更加清醒。他可不像李憲,最大的理想就是當一名軍中宦官。他要的東西堪稱這世上最終極的目標——出將入相。

他可不想一輩子都泡在死人堆裏,抱著冰冷的刀把子混到老。他要在軍中有地位,朝裏有實力,進可海闊天空,退能平安富貴。要達到這一點,他知道自己必須有政治班底。

落實起來,就是要找到同黨。

同黨,是一個神聖的名詞,不是暫時的利益結合者那麼簡單。後者是一時的合作,前者要把身家性命糾纏到一起,榮則同榮辱則共辱,甚至會死在一起。

能不小心地選擇嗎?

要成為同黨,起碼要有幾樣基本條件:一,共同的追求;二,相近的性情;三,相似的手段;四,差不多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