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燕雲夢魘 (3)(1 / 3)

無論怎樣分析,這都是當時的最佳方案,既守住了既得利益,還防住了遼軍的暗算,剩下的就是用實力說話。兩軍對撼強者勝,他非常渴望。

他是萬人敵,這不是空話,是他在西北戰場上一刀一槍殺出來的!

楊可世算到了開頭,沒算到結尾,他算對了自己,卻沒計算清楚趙德。趙德是個老西軍了,按理說混到這位置,哪個西軍將領都是屍山血海裏滾出來的,哪怕不能常勝,至少不是個膽小鬼。

但萬事都有意外。

隻有極少數的勇士是從不膽怯決不妥協的人,更多的是一會兒勇敢一會兒怯懦,狀態跟著局勢走,得看當天遇上了什麼敵人。

趙德就是這樣,他沿河岸追向下遊,速度很快了,可惜他是增援來的,啟動比耶律大石慢了些,他趕到時,遼軍先鋒已經從淺灘頭渡過了河。他憑經驗立即斷定,這些遼國騎兵的凶狠度超過了他的勇敢值。

這些遼人是來拚命的,他們建國兩百多年了,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狼狽,五京已經丟了四個,偌大帝國隻剩下了燕雲十六州這一塊,還被宋朝逼上了門。這時他們的心態,可以用剛才耶律大石撕碎勸降榜時的話來形容——“無多言,有死而已!”

未來的西遼開國皇帝都拚命了,手下的大兵們還怕什麼,他們隻想和這夥趁火打劫撿現成便宜的宋朝人同歸於盡。

趙德轉身就跑了,把楊可世、白溝橋北的幾千宋軍輕騎都扔在界河對岸,這等於是人為地把之前火速突進的楊可世部變成了孤軍。隻要讓從淺灘處渡河的遼軍再兜回來,就全落進包圍圈裏。

危急中楊可世大怒,他大罵趙德道:“老匹夫,奈何一戰就跑,拿什麼報效國恩?”罵歸罵,趙匹夫跑得跟兔子似的,根本不可能因為臉紅回來幫他。

耶律大石指揮軍隊合攏包圍圈,要吃掉宋軍的先鋒。這是他的軍事生涯第一戰,說實話真是很不錯的開端,從理論上講,他必將大獲全勝。可惜的是,他遇到的是不講理的楊可世。這世上有種人是沒法靠人多就壓死的,多少人都不行,在契丹戰史上就有過先例。

五代時,以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戰力,率領三十萬鐵騎包圍了後唐莊宗李存勖在內的一千餘名騎兵,結果居然是李存勖突出重圍,彙合十萬步卒追殺耶律阿保機一百餘裏。

楊可世當然沒有逆天到李存勖的程度,後唐莊宗是公認的五代第一強人,單以武功值計算,他的排名還要高於後周世宗柴榮。但他仍然不是末代遼軍所能包圍得住的。

楊可世率軍突圍,剛剛起步,就遇到了最大的凶險。耶律大石是狀元,他太聰明了,根本就不給宋軍機會,他集結了軍隊裏的弓箭手,守住南端,向宋軍密集攢射。

非常準確,命中楊可世。

楊可世的血瞬間就流了下來,流量之大,很快就灌滿了他的戰靴。他中的不是普通的箭,是遼國特製的鐵蒺藜箭。這樣的創傷,足以讓人失去戰力。但楊可世卻越傷越勇,他讓遼人知道了什麼叫做萬人之敵。他“怒發裂眥”,突入敵陣,連殺百餘名敵騎,率領人馬衝出了重圍,回到營寨。

真是神勇,足以讓遼國人目瞪口呆,可是回顧戰況,無論如何都是宋軍敗了。哪怕沒有損失多少士卒,沒丟掉陣地,仍然輸掉了第一回合。

並且,楊可世重傷,宋軍的前軍統製就此遠離戰陣。出師不利,種師道意興闌珊,這仗他本來就不願意打,出了這事,更是懶懶散散。當天夜裏,耶律大石率領遼軍來夜襲,他坐擁優勢兵力沒出擊,隻是命令全軍各營金鼓齊鳴,遼人不知虛實,隻好退走;第二天耶律大石又來挑戰,這回光線良好,他居然想衝進來踹營。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