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東京保衛戰 (2)(1 / 3)

趙佶的皇宮裏有一萬名以上的宮女,每一個都有為他生育的責任。而他“每五、七日必禦一處女,得禦一次,即畀位號,續幸一次,進一階”。這樣的資源,這樣的產出,實在是有夠慚愧。現在這麼多的皇子裏,到底派誰去當人質呢?趙桓很傷腦筋。

他是大哥,愛護每一個弟弟是他獲得仁德名聲的基本工作,人質等於送死,派誰去都會換來一片罵聲。猶豫中,驚人的一幕出現了,誰也沒有料到,這種時刻居然有人敢主動站出來。

這是一個年青英挺的青年,他對趙桓說:“陛下,我去吧。”

這個人是宋朝的康親王趙構。趙構,字德基,生於公元1107年六月十二日,是徽宗趙佶的第九個兒子。靖康元年時他十九周歲。

他是一個異類,和趙佶其他的三十個兒子相比,從出身到性情,從能力到膽略,都獨一無二。怎麼說呢,這在很大的成分上,是由他的媽媽決定的。

他的媽媽姓韋,宋朝官方史書裏說她是開封人,這不對,她本是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她的一生都在改動之中,為了宋朝的榮譽,官方史書裏不僅修改了她的祖籍地,更改動了她的出生時間,讓她的一生都籠罩在一層光線詭譎的薄霧裏。

韋氏的家很窮,她和她的姐姐給人當婢女,主人很有名,是科學史上著名的水運儀象台的發明者之一蘇頌。蘇頌在政治上也很出色,曾經是宋哲宗時代的宰相。這位蘇大人家大業大婢女眾多,於是關起門來,就像一個微縮版的宋徽宗一樣。

在宋朝,主人擁有婢女的一切,蘇頌把韋氏姐妹都攬入房中,這是很正常的,不是罪惡。隻是輪到韋妹妹時,他遇到了困難。

史書裏特別指出了那個夜晚發生的事,“初攜登頌榻,通夕遺溺不已。”沒辦法,韋妹妹一整晚都在上廁所,讓蘇頌無可奈何。

蘇頌深感失敗,他感歎了一句,說此女必貴。之後很長的時間裏一直沒有再召喚韋妹妹,直到韋姐姐年歲大了,到開封城的一座道觀裏出家。韋妹妹跟著姐姐一起,來到了皇帝居住的開封京都。在這裏,命運找到了她。

宋神宗死得早,沒來得及給兒子娶妻。宋哲宗身為長兄,關愛著所有弟弟。他決定在開封京城附近選二十個處女,分賜給諸王兄弟,韋妹妹就在這二十個名單裏,選中她的人是當時的端王趙佶。

在寂寞的深宮裏,韋妹妹在一萬多個競爭者裏脫穎而出,被趙佶注意到。又一個夜晚降臨了,多麼的奇妙啊,上一個夜晚她整夜上廁所,這個夜晚居然一次就懷上了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九皇子趙構。

趙構有父親文采方麵的優秀基因,翎毛丹青結字作畫都堪稱上乘;他的母親早年憂患,辛苦勞作,身體很結實,這讓趙構的身體素質也非同凡響。他擅騎烈馬,能開硬弓,達到一石五鬥的程度。這是宋朝軍製中皇帝近衛班直的標準。

他兩臂平伸,各懸掛一斛米,能行走數百步之遠,人皆駭服。宋代一斛米,約合現在一百一十斤,這是何等的力量!

靖康元年,國難當頭時,趙構主動申請做人質,為父兄分憂。在臨行時,他還對欽宗說:“要是國家可以渡過難關,不要計較我的安危(朝廷若有便宜時,無以一親王為念)。”

使團在這兩種極端的情緒裏組成,張邦昌的鬱悶、趙構的光榮交織在一起走出宮門,迎頭遇上了李綱。李綱在這兒等他們很久了。

沒別的,你們想走可以,把割讓三鎮的詔書、地圖留下。太原、中山、河間是北方屏障,說什麼也不給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