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粉之類,此外便是些尋常的玉器瓷器、剪紙茶葉等等。
德妃這幾日天天吃粥,嘴裏都快淡出鳥來了,聽聞有南邊小菜, 不由得口舌生津,忙叫人呈上一碟來。
雲鶯又親自撕了小半隻鹵鵝, “這鵝肉也很是酥爛可口,一點也不費牙,娘娘您嚐嚐。”
都是剛出欄的小鵝,肉質十分細膩,德妃雖然口口聲聲念佛,也不是半點葷腥都不沾的。
何況素了大幾個月了。
見德妃進得甚香, 福晉笑容難免有些勉強, “還是妹妹費心, 在外都惦記著額娘喜好。”
也猜著多半是四爺提點她的,說不定連禮物都由四爺一手包辦, 她不過假借個名頭而已。
雲鶯不置可否,算是默認福晉說法——這會兒她倆相當於一場拉鋸戰,不過兩邊各請了個幫手,她這邊是四爺,福晉那邊則是德妃,端看誰更能抗。
但看起來雲鶯的勝算還是更大一些,至少四爺厭透了福晉,而德妃還肯對雲鶯施以顏色。
見婆母喝了小半碗粥,福晉從善如流上前將碗盞撤下,“太醫交代過,額娘病中不可多食,難以克化,還是留待明天再用罷。”
一口一個額娘,以前倒不見這樣親切。
雲鶯心說我要是病人,才不要這樣討嫌的在眼前伺候,想吃點好的都不能夠,這病養著有甚趣味?
幸好福晉刷了不少信用度,之前衣不解帶服侍在側,令德妃多少對她有些歉意,故而在這些無傷大雅的小事上,還是願意聽取福晉意見。
見福晉到小廚房去了,雲鶯趁機把弘曜喊來,讓他對皇祖母講述南巡途中所見所聞,雲鶯自己的口齒雖然馬馬虎虎,可到底站在大人視角,不如孩童天真活潑,妙趣橫生。
弘曜的口齒早就鍛煉出來了,盡管不拘文法天馬行空,但因此也更形象,加上他時不時穿插幾個笑話,更不覺枯燥。
連完顏氏都聽得入了迷,悄悄湊進來,懊悔之餘更下定決心:下次一定得叫十四爺帶她去,拚著不生孩子也罷,誰知道這種機會還有幾年呢。
聽到康熙與弘曜的相處,德妃不覺莞爾,“你敢這麼編排你皇瑪法?真是不像話。”
弘曜便做出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聲調也瞬間變得威嚴,“嗯哼,誰在背後議論朕?小心朕叫魏珠打你的屁股。”
顯然是在模仿康熙恐嚇他的口吻,活靈活現,怕是康熙本人站在跟前也不過如此。
德妃樂不可支,一激動便嗽了兩聲,雲鶯忙上前扶著幫她拍背順氣,又勸道:“娘娘得閑還是該到庭中走走,這屋裏太悶又不透氣,關久了沒事人也得生出病來,哪裏能好過?”
她就懷疑德妃的病遲遲不見好正因為躺久了的緣故,方才她進門便聞見一股陳腐黴味,又聽說是福晉吩咐不許開窗,怕見風受涼——德妃又不是紙糊的。
誰知道福晉心裏打的什麼主意?說不定她就盼著德妃長長久久病下去呢,如此她便能扮演一輩子的孝順兒媳。
雲鶯又說自己帶回一套五禽戲的圖譜,很願意陪著德妃一同鍛煉,身子骨強健了不比什麼人參靈芝都強?是藥三分毒,那些個苦藥天天喝下去多遭罪呀。
福晉從廚房回來時,就看到這一家子和樂融融模樣,下意識攥緊手心,指甲掐進肉裏:她費了那麼大的工夫也沒能讓德妃完全倒向自個兒,雲鶯不過帶了個孩子,就輕而易舉又把額娘給籠絡過去了。
好像她的付出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