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更,求票、求收、求會員點擊!感謝書友拿出票票,將戰爭之父推到更高的榜位上!】
…………………………
陸揚這會兒聽清楚了肖國珠的話,眼睛從模型上收回來,快速地掃了一眼周圍。
這一掃不得已,掃得他自己都心驚。他這才發現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珠子看著自己,馬上低頭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沒有異樣,真是感覺到莫名其妙。難道是自己臉上有些特殊的東西在吸引他們?
他摸了摸臉,摸了摸頭發,又拉了拉有些肥大的軍裝,甚至懷疑自己的眼角可能有眼屎,還特意地揉了好幾下,但最後他知道,這些都不是。
“不好意思,打擾你們開會了。我也想不起剛才我說什麼……”陸揚疑惑地道:“不過,我看到這個潛艇模型,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在座的都是專家,我就給你們說說,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連陸揚都覺得異想天開,不知道這樣的方案在別人眼裏是什麼了?
既然陸揚這麼說,大家也沒有不洗耳恭聽之理。
“其實,現在世界上的核潛艇發展現狀很無奈,也就那麼回事兒,無非專注於在比誰大?比誰快?比誰潛得深?比誰靜音?還有比誰攜帶的火力更猛……,鬥來鬥去,就像1+1=2,1+2=3……累加下去,沒什麼新意。在核潛艇方麵,幾乎所有的人忽略了核反應堆這個強大的東西。僅僅把兩座核反應堆放在潛艇裏麵,僅僅充當了加大推進力、加長水下潛伏時間等等次要角色作用,並沒有把這麼動力強大的優勢發揮到主要用途上,例如防守、進攻等方麵。這是目前所有核潛艇最大的缺憾之一……”
陸揚的觀點很雷人,一句話似乎否定了全世界潛艇研究者的研究方向,讓大家不禁詫然!
陸揚可並沒有這麼想過。說到這裏,陸洋看著滴水型的潛艇模型,終於忍不住伸手將其拉到自己的麵前,深情地覆沒著模型,就像這就是他的情人那樣。好一會兒,才指著流線型的艦身說道:“從潛艇的發明者開始,一直到現在,潛艇都不具有光明正大的形象,一直都是‘偷襲者’。除了要防備反潛直升機、反潛驅逐艦等水麵艦隻的定位跟蹤外,還要防備太空中的探測衛星。隨著科技的發達,新的探測原理的應用,潛艇就是下潛到300米的水深,都能被衛星探測到。所以,在我國沿海平均200米海洋深度的情況下,核潛艇幾乎是無處遁形的。這是缺憾之二;我對它的遺憾就是這拉長的水滴形狀,都一百多年了,還是一層不變。按照科學家們的說法,按照流體力學,這是減小阻力的最佳形狀,也是加快逃跑速度的唯一辦法。但是,飛機也更加追求速度,現在不也是從流線型變成了有棱有角的各式形狀嗎?所以,提高速度並非隻有滴水形可以辦到,隻要加大推進力、改變運動模式,同樣可以辦到。而且,潛艇無論怎麼快,也快不過魚雷和導彈。但是,如果形狀變化了,其內部空間也會得到改變,就可承載更多的設備、武器,做更多的事情。片麵追求速度,讓潛艇兩百年擁有不變的形狀,這是缺憾之三。”
對於在座的人,那都是艦艇專家級的人物。陸揚說的這些,他們上大學的時候就知道,但是根本沒有辦法改變。
他們何嚐不想突破這些限製呢?回頭想想,都幾十年過去了,這缺陷還是缺陷,遺憾也就還是遺憾。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當聽到陸揚的陳述的時候,大家不禁在心裏再一次審視著潛艇這一類艦隻的戰略作用。尤其是黃天宇,他本不耐煩,但是從陸揚的話中,他知道這個小夥子並不外行,尤其那超乎同齡人那雙睿智的眼眸中感覺到這個小兵似乎有突破尋常的靈感。
這時,陸揚的話語進入最緊要的階段,就是他心目中的潛艇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所有的人不禁沉心靜氣,想聽聽這個小兵的奇思妙想。就連會議室的大門打開了,有三個人站在門口旁聽也沒人注意。
“……沒有對付導彈驅逐艦、巡洋艦、反潛戰機的能力,這是缺憾五。麵對這堆問題,我們怎麼辦?”
陸揚有些口幹,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看著大家,說道:“在座的都是專家,正好我們可以探討一下。我的初步設想是利用兩座反應堆強大的能量儲備,給潛艇全身穿上一層能量的鎧甲,這有點類似我們在看科幻小說中的‘能量罩’。按照我剛才初步計算,一坐300MW的反應堆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個可以抵擋二千噸T-N-T當量核彈爆炸的能量罩,如果改變能量罩的形狀,形成凝聚的能量盾的話,完全可以承受三十萬噸T-N-T當量核彈爆炸的攻擊。”
能量罩,這的確夠科幻的了!
聽到這裏,幾乎所有的專家都笑了。這笑容中包含這什麼,陸揚用屁股想想都能知道。但他卻一點也不為忤,反而更加說得津津有味。
“也許昨天,還是天方夜譚,但是我告訴大家一個基本的道理,你也就不會笑我了。”陸揚忽然間變得很自信,他似乎看到了潛艇的未來,也看到潛艇長上了飛翔的翅膀。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