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陸揚槳葉(1 / 3)

這真是現學現用,現學現賣。

這就是陸揚的強大的學習能力。一般在學習新東西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停留在掌握新東西本身,聰明人會舉一反三。而陸揚不僅能舉一反三、反四,還會反過來應用,並尋找出他的不足,快速找出對策和更改意見。

宋雲超聽著陸揚的話頻頻點頭,最後竟然哈哈笑著說道:“小夥子,你說得非常對!003號潛艇設計時速是36節,但是實際上卻根本沒有達到,隻有32節的速度;變速慣性時間設計是0.8秒,但現在卻是1.73秒。差距有100%之多,總覺得是種遺憾,現在想來,除了主體過於龐大、機構的傳到效率外,與主推力槳葉出力有關係!”

陸揚不知道,在麵前的宋雲超不是別人,正是003、006號核潛艇的副總設計師,主要負責傳動機構的機械設計。1.73秒的慣性時間,這在國際上都不落後,甚至比美國第七艦隊的最先進的海獅級核潛艇也隻差0.43秒而已,但宋雲超還是不滿足。

“慣性時間和控製係統的延時、檢測元件的反應速度還有關係,單純地更換槳葉,速度肯定會提上來,但慣性時間不一定會提高那麼明顯。你不如這樣……”陸揚在腦海中快速地思索著、運算著。

“……”

陸洋和宋雲超就站在那裏,討論了四十多分鍾,越說兩人越投緣,最後陸揚提議道:“這樣吧,我有一個方案,你要是有時間的話,我們去電腦室做一下模擬仿真,看看情況如何?”

宋雲超沒想到這個瘦弱的年輕人居然是個機械高手!二話沒說,對身邊的技術員說道:“小張,你負責檢測,一定要仔細!我去去就來。”

“是,宋總!”小張利索地答道。

陸洋還沉浸在方案設計和仿真係統設置之中,根本沒有注意到小張的對宋雲超的稱呼。

二人很快下了工作平台,來到計算機中心。驗過通行證的安全保密級別,兩人進入操作室裏,宋雲超打開自己的專屬電腦,調出003號槳葉的原始模型。

陸揚也沒有注意到宋雲超為什麼會這麼快地調出這些模型,而是在一張紙上,快速畫出一張草圖,遞給宋雲超,說道:“您先試試這個波動槳葉方案。將槳葉的扭轉角度先減少0.56度,槳葉中心開始,向外每隔五十厘米加上一條一厘米高的凸條。”

“凸條?難道這就是波形槳葉?這會增加槳葉的質量,導致輸出負荷的加大。能行嗎?”宋雲超道。

陸洋不好意思地摸了一下後腦勺,很謙虛地說道:“嘿嘿,這是我臨時起的名字,靈感來自於蝙蝠翅膀上那一條條突出的筋條。這樣可以在槳葉上形成一個個積水區域,不僅能增加水流接觸麵積,而且增加了槳葉液體之間的粘滯係數,減少瞬動產生的慣性時間。隻要凸條采用輕質金屬,不會增加什麼負荷。您先試試看,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宋雲超沒想到陸揚有這樣的奇思妙想,略微思考了一下,道“嗯,有點道理。先按照你的方案試一下。”

接下來是修改模型,然後進入仿真係統測試模型的參數。

一個小時後,結果出來了。

結果讓人很振奮,係統推力有所提高,慣性時間也在縮小。但是改進的效果不是非常明顯。

陸揚一邊看著仿真結果,一邊建議修改參數。“把凸條加厚到8厘米,寬度改為五厘米;凸條密度改為每間隔三十厘米一根。”

這一回,係統推力提高了21.2%,慣性時間居然縮小到0.32秒!但是凸條產生的橫向紊流過大,給潛艇的平衡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但是兩人都不是外行,已經明白,這個設計方向是正確的。紊流不算什麼,隻要有機地調整各個參數,令其達到一個平衡就好了。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