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水燃燒(1 / 3)

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東西。陸揚出品,自然會與眾不同。

這艘潛艇的外形是陸揚還在003號核潛艇上完成的設計;在北京時,他又和宋雲超取得聯係,在網上兩人暢談了三個晚上,對局部又進行了修改後定稿的。

在原理上沒有任何問題,隻需要完成仿真計算和驗證十二萬個核心數據就可以了。

所以在被人否定的時候,陸揚一點也不著急。

但是因為涉及到許多前衛的理論,如果跟這些不了解自己理論的人解釋清楚,陸揚知道要耗費很多很多的口舌。

陸揚看向桌子尾部的宋雲超看去。宋老曾經是003號潛艇的副總設計師,在1020項目組中,他擔任動力部分的主設計師。而且,他非常熟悉新潛艇的外形設計,他覺得這個問題應該由宋雲超來回答。

宋雲超對陸揚的眼神心領神會,他清了清嗓子,說道:“蔡總,這是一個關於動力方麵的問題,當然由我來回答您,如何?”

開會就是要有討論,蔡敏寬微微一笑,身向後一靠,看向斜對麵的宋雲超,左手一伸做了個請的手勢,“老宋,別客氣,請講!”

“這首潛艇被定義為超級潛艇,不僅僅是因為他將有個超級能量防護罩,還在於它應用了很多最前衛的科技技術。在動力方麵,按照傳統理論方法計算,需要超過上102萬軸馬力。目前,核潛艇中,達到這個數量級的潛艇還沒有。與之最接近的隻有俄羅斯的斯托夫36型巨型核潛艇,它長212米,圓柱形主體機構,鍋底艦頭,兩座中型壓水核反應堆,兩台渦輪機發動機。其軸輸出馬力達到了32萬。據我們曾經的測算,在考慮到潛艇的限製條件下,這已經是達到了渦輪機械的極限輸出馬力了。所以,傳統的潛艇核電動力根本不可能達到陸總的設計需求。”

說到這裏,宋雲超停頓了一下,按下麵前的麵板,調出自己收集整理出的資料,在全息投影儀上輸出。

陸揚那艘潛艇馬上被一段鰩式潛艇的影像資料片取代。

鰩式潛艇那新奇的設計和靈活自如的操縱性能即刻令在座的專家們伸長了脖子。

宋雲超這時介紹道:

“這是一段美國鰩式潛艇動力係統分析,據可靠情報,該類潛艇現在還未配置到美國海軍,但已經通過了若幹次實驗,並已經投入了生產。他的生產廠家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美國諾魯諾斯-克魯夫公司。它並未采用傳統的(核)動力係統,也不是靠螺旋槳推進;而是利用了最新的噴水式動力機原理,采用貝爾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海水氣化燃燒發動機,可以如噴氣式飛機一樣,取得源源不斷的燃料和強大的動力。

鰩式潛艇是一種小型攻擊性潛艇,雖然他的體積不大,流線性能好,但是他的速度極快,能到一百二十五節的航速。這就需要極其強勁的動力,而且動力裝置體積還必須非常小。螺旋槳發動機根本辦不到,壓水反應堆又做不了這麼小。於是,海水汽化燃燒發動機的誕生,使得水下戰鬥機的概念得以徹底實現……”

活靈活現的圖像,加上宋雲超的解說,即刻讓在座的專家人士冒出了冷汗。

動力和安全,這時現在潛水艇發展的瓶頸。沒想到美國人另辟蹊徑,走出了一條前景無比廣闊之路。

但是,這與陸揚的“夏龍”潛艇有什麼關聯呢?而且,這麼機密的技術情報怎麼會到了宋雲超的手裏呢?

大家眼珠子瞪得溜圓,看的宋雲超就像是外星人似地,宋雲超感覺很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