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工程師,從小就愛擺弄玩具之類的小玩意,一直被周圍人認為沒什麼出息;到了初三,忽然一天,他迷上了武器模型,小到一顆子彈,大到航母,他全都能照圖做出來。這時,周圍人都羨慕他心靈手巧;到了大學,他考上了哈船舶,更是對潛艇著了迷,發誓有一天要製造一艘靈巧如魚的潛艇。
那時候,他一有時間就跑到大飯店的浴缸前,傻傻地一看就是幾小時。
開始人家還以為他是在選擇吃哪條魚呢,後來人家認為他是神經病,剛往哪裏一站,就有人把他趕跑。此處不讓爺看,咱換個地方看。春去秋來,他四年裏竟然跑遍了哈爾濱所有有魚的地方,最後他在畢業論如此寫到:
“魚有鰭,可以控製運動方向;魚有鰓,可以在水裏過濾和吸收氧氣;魚有泡,可以控製升降;魚有尾,可以提供運動的動力;魚頭小而尖,頭部大而粗,可以破開水流,減小尾部運動的壓力。水生動物的驅動方式有多種,肌體搖擺式、體液噴射式、肢體擊水式等待,如果潛艇能按照這個形狀和驅動原理製造的話,那該有多好呀!”
最後,這篇論文成為大家取笑的對象,人送外號“漁博士”,直到畢業後還有人在喊。
當陸揚正在尋找這個人的時候,以為文氣的小夥子不好意思地站了起來。
“報告將軍,這是我的主意。請您不要見笑。”魚博士敬禮說道。
陸揚隨著話音看去,建這個小夥子比自己大不了幾歲,個頭也不高,甚至比普通女孩子還要矮上幾公分。但眼睛卻很有精神,頭發也很少,完全符合“濃縮就是精華”的原理。
“我取笑你幹什麼?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案。可以看出,你平時觀察事務非常仔細。你叫什麼名字?”
“報告將軍,我叫武小郎,這個方案如果放大了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還請首長指點。”武小郎熱切的眼神直呆呆地看著陸揚,期望陸揚能給他一點指引。
他也參加了項目啟動儀式上,他也被陸揚那種大無畏精神震撼了;加上幾天前他就接觸了陸洋式噴流發動機後,就對陸揚那大膽的設計,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所震撼。
吸水,電離、飽和體燃燒,噴汽……
燃料取之不竭,隻要有水的地方就能使用。水變成氣,氣再變成水,這個過程循環往複,沒有絲毫的汙染。
潛艇真正變成以水為生的“生物”,這不正是像魚一樣的潛艇驅動原理嗎?自己研究了那麼多年的水生動物的驅動方式,居然沒有想到這麼簡單的道理。倒是一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年輕人想出來了,而且還把它變成了圖紙。
“他也太厲害了!”,從那時起,他就開始對身體瘦弱的陸揚產生了崇拜的情愫。
陸揚沉吟了一下,微笑著說道:“哦?那你說說存在那些問題?”
“報告首長,問題在於組裝工藝比較複雜,占用潛艇內部空間大,而且水汽彙流排的製造焊接工藝標準高;如果采用管子過細的話,或造成電離艙中水與汽進出速度的不同步……”
武小郎侃侃而談,陸揚靜悄悄用鼓勵的眼神注視著他,一直等他把所有的問題說完,陸揚在腦子中思索了一會兒,又看向其他的人。
“大家有誰能解決武小郎同誌提出的問題?哪怕是你能說出一個解決方法也可以。”這些問題的確存在,陸揚也有解決方案,但是他不想說,他要大家動腦子去解決問題。
一旁的焦星宇和宋雲超看出了陸揚的用意,他們心裏也有答案,但是也沒有說。
等了很長時間,終於有個年輕人站了起來,立正敬禮說道:“報告首長,我認為第三個問題並不是問題,水汽不同步的話,調整進出管道的直徑大小比例就可以辦到。而且電離艙後麵是牽引壓縮室,隻要合理調整負壓指數,也能控製前艙的水與汽進出的同步。而且我建議采用多級增壓的方式,這樣雖然浪費一點潛艇的內部空間,但是可以加大等離子體水汽的等離子化率。讓進入燃燒室的等離子氣體達到飽和狀態,這樣水汽的燃燒才最充分,產生的動力也就是最大。”
“有道理!你叫什麼名字?還有其它的建議嗎?”陸揚很高興,如果每個研究人員都能這樣去思考問題的話,這個動力係統還會有問題嗎?
“報告首長,我叫紹林,我沒意見了。”紹林利索地答道。
“好,謝謝紹林同誌。請坐!”陸揚對他做個一個手勢又對大家說道:“很不錯!大家盡可能地發言,說錯了沒有關係。說出來大家可以探討,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同時也能提高我們自己的思考能力。”
有了拋磚引玉,接下來大家的積極性變得越來越踴躍,討論也越來越熱烈。期間甚至還有幾個人因為意見分歧,發生了爭執,爭得麵紅耳赤。
但是陸揚也沒有阻止,帶著一雙耳朵靜靜地聽著,思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