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借錢(1 / 2)

由於時代的變遷,親情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淡漠,可能是市場經濟使然,大家的眼裏隻剩下錢了;也可能是由於改革開放,人口大量流動,身邊的工友往往比老表還要親熱。總之,親情已經變得越來越淡了,幾乎淡到“相忘於江湖,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這是一種時代的悲哀,也是一種人性的悲劇。

想當年,郵差時不時送來遠方親人的信,帶來親人的深切問候。可是如今,根本不需要寫信,都用手機了,通訊更方便了,時空再也不能成為人們通訊的障礙,隨時隨地都可以跟遠方的親人通話。可是卻提不起跟親人通電話的欲望,也幾乎接不到親人的問候電話。偶爾接到一兩個遠方親戚的電話,不是借錢,就是拜托幫忙找工作。

唉……

“表哥,你怎麼換了手機號碼,害得我老是打不通,說是這個號碼過期了。後來才向你老爸要了新的號碼。”阿圖埋怨道。

“是嗎,舊的號碼收到太多廣告短信,所以換了新的,怎麼樣,最近在哪裏工作?”方大偉問。

“沒呢,我都辭工回家好幾個月了。”

寒暄了幾句,阿圖終於說明來電的意圖:借錢!

他說,他今年要結婚,可是錢不夠。方大偉一怔,隨口問他還差多少?他說,還差一兩萬,問方大偉能不能借給他兩萬,要是兩萬不行,能不能借給他一萬。

方大偉一下子懵了!他不是沒有錢,也不是守財奴,可是他一向秉承“救急不救窮”的偉大原則。比如:某親戚朋友正躺在病榻上等錢用,當然要借給他!雖然明知道這筆錢有可能一輩子都討不回來,也一樣要借給他。可是某人想借錢做生意,當然不會借給他!哪怕他指天劃地信誓旦旦拍著胸脯保證還款日期,也不會借給他!

方大偉曾經看過一本書,對於書中關於借錢的理念深為歎服:“假如你需要幫助你的朋友,你完全可以幫,但是絕不能把你朋友的負擔轉稼到自己身上,從而變成了自己的負擔;最好不要把金錢隨意借給你的朋友,因為這樣的結果,往往會使你既可能丟掉了金錢,又可能喪失了朋友;可以借給他錢的三種人:擁有的財富超過其所借款項的人;擁有持續而穩定收入的人;有抵押品或可靠擔保的人。當然,他們都應該是自尊自重、值得信賴的人;絕不可借錢給那些陷入苦悶,麻煩不斷的,欠缺知識經驗和能力,債台高築無力償還,或者放縱自己,不講信用的人。”

現在,表弟竟然為了要結婚而開口向他借錢!

方大偉心中咒罵道:“我靠!連自己都養不活,而想養家糊口,這不是要害自己的下一代嗎?”

心裏雖然如此想,可嘴裏卻不能如此說。

方大偉想了想,說道:“阿圖,我覺得你的婚事要適當地延後。”

“為什麼?”阿圖不解地問。

“唉!你想想看,我是你表哥,比你大了好幾歲,至今還不是光棍一條?現在我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正拚命賺錢呢?而你倒好,什麼經濟基礎都沒有,就開始張羅著借錢結婚了。”

“不行啊,我跟你不一樣,我老爸老媽開開為我找對像,相了一個又一個,說是想抱孫子了,你想想看,我能有什麼辦法。再說,我從不指望這輩子能發財,日子將就著過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