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初山東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兵部尚書鐵鉉之子,有著政治智慧,用兵之才,卻不願投身仕途。他的兩名姐姐在山東美人榜裏數一數二,大姐更是山東第一美人。靖難之役把他的人生一分為二,迫使他從嬌生慣養,深受家人寵愛又沒大誌的媽寶變得能忍辱負重,在逆境中頑強求生。
朱家皇室叔侄間的爭權奪利,改朝換代害他家破人亡,他淪落為朝廷通輯犯,還三度流落街頭做乞丐,他做過店小二,廚子,樵夫,和尚,白蓮教的堂主,山東女中豪傑唐賽兒的下屬,反串的花旦,仇人宮廷裏的太監,一位妃子的冤家,一位小公主的生父。在他的堅忍人生中,不但承受著各種挫折苦難屈辱,就連愛情也是隱忍而委屈求全的。
她是有經商手腕又熟讀儒家經典的儒商,既有商人的精明現實,又有儒生的才氣品味。在輕商的時代,她即使家境優渥,也被輕視為有銅臭的低微。正因社會地位低,又要拋頭露麵地出外經商,她保留天足。她還體弱多病,為了彌補這些被詬病的弱點,她被訓練成萬能賢妻。
對外會打理生意,對內持家有道,除了會烹飪女紅,還精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很有能力卻被灌輸要服從男權社會。她有美色卻不願做被玩賞的尤物,有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她不是潑辣厲害的女漢子,也不是傻白甜,乖巧柔順裏有著自己的主見,甚至有俠義之心。清冷倔強裏藏著善良溫柔仁慈。
兩人第一次遇上,是互相看不清麵貌的,她要向他讓道行禮。第二次才是麵對麵,但彼時做乞丐的他被打破頭,血汙滿麵,看不出原本麵目,而她身穿觀音白衣,出手相救。第三次在宮中相遇,一個是被冊封為美人的妃子,一個是為行刺而入宮的太監。
在等級森嚴的後宮,貴賤顛倒的兩人開始了孽緣。為愛甘願卑微的安公公做小伏低,低眉順眼,千依百順,但又潛伏了大男人的強硬。縱然他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殺伐決斷,快意恩仇,以驚人毅力克服重重災難,情關依然是他痛得最剜心透骨的一關。
命運的殘酷安排他親手所畫的觀音圖吸引了一代梟雄的注意,害他間接地送了心愛的女子入了仇人的後宮裏。愛上了不可以愛的女子,愛而不得,卻陰差陽錯地,在一次情迷意亂的失控中,他讓身為帝王禁胬的美人懷上了不該被生下的孩子。小公主的身世之迷是可以滅十族的秘密,任美人娘娘的這個秘中之秘又可以隱瞞多久?極善與極惡共存一身的鐵堂主會靠著良知,佛法,與儒家理念回歸純良的本性,從仇恨的扭曲迷失中走出,進行靈魂的自我救贖嗎?
故事跨越五朝帝王,但重點落在永樂年間。取材於真實曆史,故此有大氣磅礴的古樸曆史厚重質感。故事裏麵有帝王家的宮廷生活,權謀戰爭,宮鬥,朝廷與江湖之爭,武打殺戮。把一段纏綿悱惻,蕩氣回腸,絕望壓抑,含蓄隱忍,刻骨銘心,柔情細膩的古裝虐戀放了在一個精彩而動蕩不安的曆史背景中,大義凜然的鐵血本色溶入兒女情長裏。
不但有忠貞專一的癡情,還有親子之愛,手足之情,友情與人情味,家庭觀念,師徒之情,君臣之義,民族氣節,主仆同僚之誼,皇室的政治婚姻,佛家因果報應的宿命論,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恩怨瓜葛,悲歡離合。涉及中醫理念,明朝的四大菜式,各地特色美食小吃與食物相克的概念。女性的纏足風俗,女性命運的幻滅感。
在強權麵前,眾生的選擇中有自私的,無私的,自保的,犧牲的,貪權的,澹泊的,有寧死不屈,有投降討好,有惡毒殘忍醜陋,有仁慈憐憫美好。根據當時社會風氣與儒家道德倫理,重現了淑女的端莊自愛,君子的正直與坐懷不亂。
人物形象鮮明飽滿,有表現力與張力,層次複雜細致,大部分角色很惹眼,有英武嗜血的一代梟雄,有以生命演繹什麼叫做忠的忠臣孝子。主角們更是濃彩重墨,熠熠生輝。情節精彩緊湊,一環扣一環,安排考究而匠心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