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陣鈴聲打破了寧靜,電話那頭,日報記者通過電波傳達了對高飛老師的深深敬佩,即便隔著距離,高飛的才華仍舊熠熠生輝。
\"哎?我的文采?\"
高飛心中一陣羞澀,回想剛才誤把記者當作推銷員的尷尬,自嘲地笑了,哪裏有什麼文采可言?
報道的另一個小插曲發生在黎明時分,編輯室燈火通明,眾人被高飛的兩首詩深深觸動,即刻揮筆寫下評析。然而,當副總編嚴先生審閱時,卻道:“去掉那些解析,別拘泥於傳統,尤其是《世間的至遠》,這首詩,它能直擊心靈,無需多言。”
如此高的讚譽,高飛心如春水泛濫,輕飄飄的。
新的一天,辦公室內。
\"早安。\"高飛踏入門檻。
小芳,那個總帶著明媚笑容的助理,小虎牙一閃,快步上前:\"張老師,剛好,我們正討論新華時報的報道呢,您看了嗎?\"
高飛含笑應答:\"剛瀏覽過。\"
小芳笑得更歡了:\"大家都在說,您可是文藝廣播近年來第一位上新華時報的呢!想想那發行量,數十萬份,多難得!\"
《老少故事會》的資深主播馮老師也湊了過來,眼神裏滿是對後輩的讚賞:\"小高啊,昨晚又重聽了一遍,反複品味你的詩,後浪真不可小覷。我快退休了,未來就看你們的了。\"
高飛連忙擺手:\"馮老師過譽了,我還差得遠,來這裏第一天就是來學習的,今後也一樣,需要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孫波和李旦相繼到來,孫波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夾雜著嫉妒與憤恨,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自從高飛接手《午夜聊齋》,孫波成了替補DJ,機會寥寥,心情自然不佳。而李旦,今天卻一反常態,臨走前,猶豫片刻,向高飛輕輕點頭問候,似是在重新審視局勢。
孫波見狀,臉色愈發難看,平時人緣本就一般,此刻更顯孤立無援。
隨後,台裏的焦點人物趙晶晶現身,雖未直接看向高飛,但在與老同事們寒暄後,意外地告知他,自己節目中收到不少給高飛的信件,讓其稍後找小芳領取。這一稱呼的小變化,透露出一種無形的肯定。
不久,高飛手捧著《曆史風雲錄》的聽眾來信,紙質的溫暖與真摯讓他感慨。信中,一位家長表達了深深的謝意。
三十七封信,滿載著正麵的反饋。
接著,高飛瀏覽了《午夜聊齋》的郵件和電台網站上的留言,一個鏈接引起了他的注意——《世界上的至遠》在某論壇上引發了轟動,點擊量驚人,高達75萬,評論數千條。
\"太感人了!\"
\"要火的節奏!\"
\"我在報紙上讀過,真心震撼。\"
其中不乏文學板塊版主的自省,自認見識淺薄,高飛的詩才是真諦。
當然,批評聲也不絕於耳。
\"一般般。\"
\"沒個準兒,亂七八糟。\"
高飛以匿名身份從容回應,幽默且不失文人風度,對那些不理解的評論,他戲謔道:\"你們懂何為傳世之作嗎?這等佳作,不懂欣賞的,不過是浮塵罷了。\"
有人抗議,有人力挺,爭論不休。
最終,在高飛的幽默應對下,負麵評論者悄然退場。他平靜地退出賬號,享受著網上的讚譽。
上午,辦公室外,一陣喧囂打破了寧靜。
\"請讓我們見高飛老師!\"
\"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就幾句話,不會打擾的!\"
\"抱歉,請先去前台預約。\"
一對男女闖入,安保人員未能阻止,引來眾多目光。音樂和交通頻道的員工也好奇圍觀。最終,連楊易成都被引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