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雲族的人(3 / 3)

“嗬。”胥陽嗤笑一聲,“既然此刻這東西在我手裏,你以為有幾分把握能夠拿走?”他可是知道的,這所謂雲族的信物,能夠調動的那些暗中的力量可不再少數。

神秘的種族,神秘的地方,雖然外界之人說消失了,可查到了那些痕跡的胥陽卻知道,一切不過是表象而已,他們所盤踞的底蘊,絕對不是一句消失就能囊括的。

“你可知,雲族之主的職責?”中年男子竟然未曾與他嗆聲。

“本王要知道那東西作何,本王隻要知道有這一方繡帕,你們各地的錢莊可是很大一筆財力支持!”他可沒有興趣將自己的身上再綁上更多的束縛。

“你……”中年男子似乎有些惱怒,卻也知道,硬來必然不可能。良久,他突然笑了,“你隻要動用了,便也隻能接受那份職責,帶領我們重新走向輝煌。”

楚蓮若覺得他有些莫名其妙,胥陽卻是知道這其中的意思,隻要動用了,就相當於承認了自己主人的身份,那時候,拿人手短,必然會予以回報。

他沉了眸子,剛想說什麼,卻被中年男子打斷,“作為雲族現在的主子,我們會助你登上那個位子,秋菊宴,可準備好了!”說罷,他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千秋閣,徒留站在一起的兩人眼神幽深的看著他的背影。

“於是,現在我們又多了一方助力?”

“可以這麼說,沒錯。”胥陽看著手中的繡帕,突然覺得這是一塊燙手山芋,或者該在秋菊宴之後,一切既成定局的時候,甩出去才是。

“不要多想了,有幫手總是好的,大不了到時候丟個容越去處理。”楚蓮若和胥陽說來還真是不是一家不忍不進一家門,連想法都是大同小異。

胥陽笑著親了親她的臉兒,想這一天,已經想了許久了。

“是想著登上皇位?還是想著與我共結連理?”楚蓮若瞪他一眼,卻不可否認此刻她心中升起的一抹期盼。

“自然是與你共結連理,光明正大的站在天下人的麵前,一生一世。”胥陽說的堅定而又煽情。楚蓮若的眼中蓄出了淚水,她要的不就是這一句麼!

被胥陽送回皇宮的時候,她還沉浸在這一方情緒裏,不可自拔,胥陽臨走的時候,說,“還有十五天,等著!”

“嗯。”從前,這個等字,說來何其輕巧,如今卻覺得哪怕是一刻鍾都難熬。

胥陽是看著楚蓮若重新睡著之後,才離開的。這一離開直奔明閣據點,“主上,您來了!”

“嗯,準備準備,秋菊宴之前,所有的部署必須全部到位。”他也有些迫不及待了呢。

“主上,我們等這一天,等了好久。”魏曲是跟著他來的,此刻摩拳擦掌,頗有一副磨刀霍霍向豬羊的架勢。

“對了,主子,祁國封地之內,已經掀起了一股老藩王退位,新世子承襲的風潮。”

“新世子是誰?”

“皇甫承。”魏曲眯著眼說道。

“嗬,看來他已經等不及了,或者是他那位大哥施了壓,讓他不得不動手了吧!”胥陽冷冷的笑,眾人隻覺得渾身尤其的冰涼。知情者可是明白,這一次的事情,分明是他們這位冷笑著的主子的手筆。

越早動手,皇甫承手上的力量就會越遭到削弱,到時候,秋菊宴上才不至於鬧出亂子,他們的部署,也是針對這幾位藩王而特意做出的計劃。

“可查到紫袍人的來曆?”

“嗯,主子,說起來似乎有些不能想像,玉貴妃和淑妃侍奉的竟然是一個主子!”魏曲將一份章程遞給了胥陽。

胥陽一邊翻著一邊臉上露出了寒涼的笑意,竟然是他,除了百裏郡的藩國之首,連國的連王,年紀輕輕,野心不小。

如今倒是打得好算盤,可惜了,這兩個女子竟然互相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還總是爭鋒相對。“將這件事,透露給那二妃,記住了,透露的方式一定不要冒進,要自然。”

“放心,屬下曉得究竟該怎麼去做。”魏曲臉上露出一抹邪笑,這種事情做來最有感覺。

“假扮本尊的人可找到了?”胥陽將那疊資料朝著桌上一扔,曲起了手指,在桌上輕輕敲打著屬於他的旋律。

扣在眾人的心上,“嗯?”不見有人回答,胥陽再問一句。

立刻就有人壓著那位假扮他的人站在了大堂的中央,“主上,是這個人。”

“可敲出了什麼有用的東西?”胥陽懶得多看一眼,直接問道。

眾人似乎都對胥陽的這副樣子習以為常,恭敬的回答著:“他是皇甫承那位大哥手下的人。”

胥陽一聽,就沒了興致,如今,那位大哥可是在他明裏暗裏的幫助下一步步的削弱著皇甫承的勢力,到時候,兩敗俱傷……

“看看能不能挖出更多的消息,沒用的話,就你們隨便處理吧!”胥陽在這一方麵還是很隨性的,眾人看著胥陽遠處的背影,不由打了個寒戰。

似乎越到這種時候,他們的主上身上那股邪吝的氣息就愈加的嚴重,這真的是到了‘謀朝篡位’的前夕麼?

當然,這幾個字,他們也隻是想想,他們的主子怎麼會選擇這種聽起來就不是忠孝禮儀之道的方式呢!

剩下的時間裏,明閣也好,暗閣也罷,都紛紛動了起來,就連那一日離開的雲族中年男子都回去開始力量的整合。

這一點是胥陽沒有想到的,不過送上門來的幫助,他沒有拒絕的道理,至於最後究竟是誰得了便宜,那就不是那中年男子說的準的了!

幾日來,楚蓮若都安安穩穩的待在夕顏宮,偶爾去兩次壽康宮,看一看那個遲暮垂朽的太後,已經被褚靖軒調理好的身子竟然又開始無止境的走下坡趨勢,這一次,褚靖軒沒有查到原因,或者說是楚蓮若幾人都不再打算去追究那根底的原因,連她的親身兒子都不在意的事情,他們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