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子卿疆場殞命(2 / 2)

“啟兒。”竇太後倚靠在床轅軟枕之上,極為疲倦的瞌上雙眸。滿心都是身為長輩的無奈和心疼。

竇太後已有幾十年不曾喚過自己的小名,如今猛然聽到那聲“啟兒”,讓景帝心頭莫名酸澀。

“啟兒,阿嬌出生的時候武兒已經去了封地,而你早已成了威儀赫赫的帝王,而你皇姐也有她的驕傲和固執。那時候啊,哀家就想你們三個小時候,還在繈褓的時候該像阿嬌那麼嬌俏可愛。”竇太後似是回憶起了許多美好,本是蒼老的臉上也帶了愉悅,“後來哀家就把小嬌嬌養在身邊,/寵/著她疼著她,勝過後宮所有的皇子公主。”

“母後,朕明白。”

“不,皇帝,你不懂。哀家教養阿嬌也想過讓她嫁給太子,成為天下最尊貴的女人,冠蓋京華鳳駕威儀。能給阿嬌無上的尊貴又能延續竇氏陳氏百年富貴榮華。”說到這裏,竇太後倏然睜眼,本不甚清亮的雙眼乍現清越華貴,“可在哀家的心底,還是希望她能有一個好歸宿啊。”

“是兒臣讓母後為難了。”當日母後送走梁王,向自己討了那個不將阿嬌困在漢宮高牆的承諾,那時他就清楚母後是真正疼愛他們這些孩子。

“咱們帝王家的人,在情愛上都不盡如意。哀家與你父皇交心之時,他已然病入膏肓。而你與薄氏互有好感,可也因著這大漢朝政,為了打壓薄家生生冷落她一生。你皇姐本與董偃有情有義,可董偃卻為了你的江山入了吳地查探,這一去便生生錯過了。而陳午,亦是傷了你皇姐半生。”竇太後細細數著,她捧在手心裏的女孩,她當做寄托的阿嬌,如何讓她舍得將人困在這所牢籠,“而阿嬌與傅子卿的情誼,世人皆知。”

景帝苦笑,他從來不知母後心中有這麼多苦。眼睜睜的看著兒女不幸,偏偏為了大漢江山不能幹涉。好不容易有了阿嬌這般可人兒,本以為遂願如意了,卻不想會出現如今的情形。

“罷了,你去吧,讓太子來給哀家請個安吧。”多說無益,不若提點著太子好生待阿嬌。不管怎樣,阿嬌畢竟是新喪夫之人,若不是嫁入漢宮,隻怕二嫁都不會再有真心待她之人了。

在長信殿門前候著的劉徹進入寢室,先給竇太後請安,之後立在一旁安靜聽教。

“太子,你自幼聰慧,那你可知你父皇和哀家當初為何不願你娶阿嬌?”

劉徹因著這句話整個人都變得銳利起來,他有心敷衍,可也明白眼前之人是經曆了幾代君王,曾代王執政的女人。雖然她如今已然眼盲,可對朝政局勢的掌控卻是極為穩妥睿智。

“因為外戚。”劉徹沉聲回到。

竇太後點點頭,讓人扶著緩緩躺下,才接著道:“竇氏陳氏加上你館陶姑姑兩家聯手,阿嬌若坐上那個位子必將是大漢身世最顯赫最強勢的皇後。在為你加持的同時,她的勢力也會愈發強大,也許到最後大漢所有人都無法再壓製住她。”竇太後滄桑的聲音帶了堅定和迫人的威嚴,既然躲不開,那她就將阿嬌嫁入漢宮的所有危險都挑破繼而排除。“太子,你告訴哀家,若是那般,你將如何?”

劉徹愣了一下,此時的他終於明白為何皇祖母能幾十年影響大漢局勢,隻因為她夠決絕夠狠戾。

“徹兒會好好待阿嬌。”

聽了劉徹的話,竇太後嗤笑一聲,帶了譏諷和冷意,“阿嬌的身世跟當年的廢後薄氏何其相像。你是皇帝的兒子,該知道最是無情帝王家,當年你父皇也曾答應太皇太後好生待著薄氏,可最後又是如何?”

劉徹感慨一聲,心知皇祖母所言並非虛話。當初為壓製薄氏,父皇給薄皇後的結局,不過是一生......

無子!無/寵/!無尊!無貴!

甚至到死,薄氏在後宮都未留下半分漣漪。

“徹兒,如今你求娶阿嬌,為的是度過當下的難關。若有一日到了那個時候,哀家希望你能放她一條生路。長門園,可做她最後的歸宿。”這是竇太後給阿嬌安排的最後的出路。“至於無子,哀家希望你莫要傷了她的身子。她這一生,已有太多災難。”

劉徹對阿嬌執念深重,他自是將她的經曆查了分毫不差,如今自然知曉竇太後的意思。阿嬌有過傷心傷身之事,更為求的醫治子嗣艱難之事被自己支出了京城,錯過劉榮被召入京之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