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兒女婚事(下)(1 / 2)

大夫人聽到三夫人向姑奶奶問起明昭,也不禁微微心動了一下,這幾年一直在京城裏遴選了不少年輕公子,怎麼竟然將姑奶奶家裏的明昭少爺給忘了呢?雖然莊家也是皇商,門第也不高,但是這位大公子一向不打理家裏的生意,隻專心攻讀經書,走的是科舉致仕的路子。聽兒子亦飛說,明昭的學問也很不錯,秋試說不定就能考中呢!

世上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牽扯到兒女的事情,便有些糊塗起來。這大夫人薛氏平時也算是精通世事人情的,卻是沒有想到,若是姑奶奶真是看中了自家的如心,早在幾年前就會和自己談起這事了,哪裏會等到現在呢?

喬青綺這個當家主母和別家的不同,她嫁給莊家二老爺後,不久便做主將陪嫁的一個大丫鬟給老爺收了房,在莊家落了個賢德的名聲。那丫鬟生了兒子一年後病死,兒子莊明玉便記在了喬青綺的名下,這個庶子成人之後,喬青綺便讓他打理店鋪裏的生意,不像是別人家的主母,防庶子像防賊一樣。現在莊明玉已經經管了莊家大部分的生意,對喬青綺也是恭順孝順的很。

由此可見,喬青綺做人行事確是滴水不漏,親戚們提起她來,大多誇她她溫柔賢德,治家有方,待庶子如親子一般,但是也有莊家嫉妒她的人暗地裏詆毀她,說她假扮賢良實則惡毒,若真是賢惠的,怎麼不讓庶子莊明玉也專心攻讀經書博取功名,而是隻做個店鋪的少東家?明明是讓庶子為嫡子理財養家的打算!要知道大榮的律法規定,家產以後都是由嫡長子繼承的,庶子能得到多少家產全是由嫡長兄說了算的。

盡管外麵議論紛紛,但是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喬青綺喬大姑奶奶的聰明能幹,對人情世事的練達通明,因此喬青綺在莊家和娘家說話頗有些份量,隻有大哥喬世初對自己這個妹妹頗不以為然,他私下和大夫人薛氏說:“青綺雖然聰明心計極深,又和宮裏的娘娘走的很近。但是自古伴君如伴虎,太過張揚不一定是什麼好事。咱們平民百姓家的,還是離皇親王侯遠些的好!”

因為有了喬大老爺的這話在先,大夫人表麵上雖對喬青綺十分客氣,內心裏是有些疏遠的,但是自從庶女如意和杜府定親之後,喬青綺回娘家的次數明顯多了起來,如意出嫁又送來很多值錢的首飾作為陪嫁,因為這大夫人漸漸又和喬青綺親近起來,畢竟她對如意這個姨娘生的侄女都這麼大方,對如心這個親侄女兒以後也不會小氣的。

。“我也曾聽亦飛說過,明昭少爺的學問也日漸精進,秋試的時候必會高中的!”大夫人客氣的恭維喬青綺,莊明昭長相清俊氣質卓群,確是更像官宦人家子弟,不像是從商賈裏出身的。

喬青綺臉上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她這個寶貝兒子自小便請了名師授課,為了不帶商人的銅臭氣,從來不準他去店鋪裏的。明昭之所以年近二十尚未定親,正是為了能得了功名後攀附朝廷裏的官宦人家,她喬青綺的兒媳婦必定要真正端莊賢淑的大家閨秀,娘家的幾個侄女兒,除了如意她還真是看不上眼的。

二夫人馬氏聽她們談到兒女的婚事,臉色暗淡下去。她的二子一女都非親生,喬亦鵬喬如慧兄妹是高姨娘所生,喬亦軒是李姨娘所生,雖然平時相處甚好,但畢竟是隔了層肚皮的。如慧比如敏還大一歲,長得也俏麗秀美,今年也實在是該說婆家的了。

如意聽幾位長輩談到兄弟姐妹們的親事,心裏一動。按照大榮的習俗,新婦過門回門後,還要接著在夫家大擺宴席,招待平時關係不錯的親戚朋友的。娘家這幾個姐妹平時也見不到什麼門第較高的親戚長輩,這次何不請他們過去到杜府赴宴?杜府雖然現在不比以前的聲勢,但是杜老夫人和杜夫人娘家都是京城裏的世家官宦,還是很有幾個年齡相當的少年公子的,說不定有機會能成就幾段好姻緣,也算是幫幾位長輩分了憂!

想到這裏,如意便微笑著將自己的想法對大夫人說了,又說道:“幾位姐妹平日裏也不大出門,這次權當走個親戚,以後也有個來往的地方,母親您看如何?”又笑著對喬青綺說道:“明珠妹妹若是有空,到時候姑媽也帶著妹妹一起去逛逛吧”

大夫人聞聽十分高興,不覺對如意的厭憎減少了幾分,杜府的親戚都是京城裏的官宦世家,要是有機會能攀上關係,對子女的婚事甚至店鋪的生意,也是不無幫助的。

喬青綺暗暗想這個侄女兒果然考慮事情周全,一則讓喬家的幾位長輩和自己高興,畢竟帶著女兒們一起出去見見官家的場麵,也不是壞事,況且說不定就能接上一門不錯的親事。二則若真能親上加親,和如意夫家的親戚又聯姻的話,侄女兒在夫家也多了個幫襯的姊妹。三則這邊娘家的親戚去杜府赴宴,都不會空手而去,必定會帶了厚禮前往,如此又讓杜府的人知道她這個庶女在娘家受重視的程度,如此兩全其美的好事,也隻有這個侄女兒想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