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去人洞玩耍的阿寶(2 / 3)

這樣一說,學生們的好奇心更重了,紛紛出言相詢,看起來不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不行,梁應物也隻好問村長。

梁應物一問,學生們立刻投來感謝的目光,我心裏暗笑他果然懂得為師之道,這一下就收了不少人心,想來在X機構中人際關係也是複雜萬分,拿些手段出來,這些小孩子還不得被治得服服帖帖。

看見梁應物開口,村長也不好再隱瞞下去。原來依著他們原定的線路行進,大約走半天的路,在一處名為鮑家山的小山半山腰上,就有這麼一座人洞。這洞在幾乎可以稱做絕壁的陡坡上,一個小孩子,是絕無可能跑出那麼遠的路,到這個就算是成人沒有工具也很難進去的人洞裏玩的,所以剛才阿寶肯定是在胡說。小小年紀就說謊,這頓打是一定要挨的。

我卻在懷疑,阿寶真的僅僅是因為說謊而挨打嗎?剛才這頓打可不輕啊,看得出阿寶他爹是下了重手。而不僅添金,從村長到幾位老人,表情都不太自然。當然,這話我並沒有問出來。

幾乎立刻就有人提議,要明天順便去這人洞裏看看。

此話一出,一方麵立刻受到其他學生的響應,另一方麵,村長卻變了臉色:

“不能去啊,那種地方,不能去的。”

果然,我心裏說。

村長歎了口氣,開始解釋原因:“我們誰都沒有去過那個洞,老一輩傳下來,那個洞是凶地,誰進去都會有災禍降臨,所以誰都不敢去。”

隻不過這個原因對於充滿的好奇心的大學生而言,根本不能成為原因,接受了十幾年的科學教育,怎麼會被這樣無稽的理由嚇倒。

不過村長和幾位老人看起來都很堅持,大多數的學生都很識相地不再談這件事,隻有何運開還在說明天一定要去看一看。梁應物見村長滿臉擔憂之色,隻好出言讓何運開別再說下去。

晚宴完畢,村長就領梁應物到住的地方,其實就是村民家裏。這些村民都是村子裏最富裕的,家裏也比較寬暢,可就算是這樣,也幾乎算是“家徒四壁”。有一家最好,有一台八十年代產的十八英寸彩電,能收三個台,但不太清楚。而其他沒有學生住的人家,大多數還在用煤油燈。條件之艱難可見一斑。

據村長說,就是電,也是前年剛通的。而十年之前,這裏還是完全的原始生活狀態。

安排好住宿,學生們就把梁應物圍了起來。所為何事,我和梁應物的心裏都有數。

“我們要去人洞。”所有的學生都是一個聲音。

梁應物早就料想到了這個情況,看到學生們意見堅決,也就同意了。對此我也沒有什麼異議,且不說這種傳說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就算有什麼怪異,不是我自詡,我和梁應物可不比常人,可以說大風大浪都見過了,難道還會在這山溝溝裏翻船?

事實證明,我們確實沒有翻船,可翻與未翻之間,也就一線之差。時至今日,我仍為當時的無知和莽撞後怕不已。

小村的夜晚非常寂靜,家家戶戶睡得都很早。學生們白天坐了一天車,應該說有些累了,但想到第二天就要開始的探險,每個人都很興奮。有些人還玩起了探險的遊戲,黑夜裏十幾支強力手電的光柱照來照去,惹得村裏的幾隻大黃狗狂吠不止。

興奮過後,抱怨就一點點出來了。白天出了一身汗,當然要洗了才睡,可是這裏沒有自來水,隻好打冰涼的井水。不說打水不方便,連一個遮一遮的地方也沒有。隻好由幾個女生站成一圈,把男生趕開,讓裏麵的一個洗。接下來幾天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洗澡的地方,所以雖然極為麻煩,也隻能將就了。

至於不時出現的不知名但出奇地大的各種外形嚇人的昆蟲,更是不時引起一陣陣女孩子的尖聲驚叫,在安靜的村子裏傳出老遠。

我和梁應物住在村長的家裏。村長家是二樓的房子,五年前起的。聽村長說,是在山裏挖出了一支上好野參,賣了好價錢,這才有錢起房子。村長把整個二樓都讓了出來,兩間房住了四個人。

有些事白天不方便聊,晚上就我和梁應物兩個人,我和他也很久沒有這樣的聊天機會了,趁機問他有關X機構的內部情況。對於這個全中國沒幾個人知道的神秘機構,我的好奇心還真不是一般地大。

可是梁應物的口風極緊,對於組織內部的事,就算是我這個好朋友也不願意多說。可是他說了幾個最近碰到或其他人處理的案例,雖然有些環節說得很模糊,還是讓我大飽耳福。

其中一個案例,竟然涉及中國傳說中一種非常著名的動物“年”,雖然未曾捕獲,但各種搜集到的證據,都指向這種原以為是古代中國人臆造出來的神奇生物。而這種生物,又好似和人類在天地間最無法把握的世界的基本構成——時間有所關聯。

但大多數的案例都不了了之,畢竟以人類現有的科學基礎和手段,就算X機構所能運用的科技要超出一般水準一大截,也還是對種種超自然或自然最本源的現象無能為力。但是聽到了像“年”這樣的生物真的可能存在,並且還神奇到不可測度,已經足以讓我驚歎這個世界的奧秘真是沒有窮盡。

第二天6點半的時候,就被梁應物叫了起來。平時在上海做記者,如果早晨沒有采訪,9、10點鍾起床還算是早的,可這下子沒法賴床,好在用冰涼的井水洗漱完畢後,睡意就被將要進入神農架的興奮所取代。

早飯是清爽濃稠的白粥,配以極鮮的鹹菜,一會兒大海碗就見了底。不用梁應物多說,大家都知道這不比平日的早飯,可以隨便敷衍過去,待會兒的路可不好走,所以就算是吃的最少的路雲也扒了一碗半下肚。

7點30分,一行14人在向村長和長老們揮手告別之後,踏上了穿越神農架的征途。當然,所謂的穿越隻是在神農架的一角邊緣橫穿過去。真正的深處,就算是最有經驗的獵人在進入前也必須要有一去不歸的覺悟,遑論我們。

梁應物走在最前麵,拿著指南針,並不時拿出地圖對照,以確保方向的正確。12名學生走成一個菱形隊列。之所以沒有走成最普通的一字長龍,是為了確保在發生突發事件時,所有的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聚攏到一起。在出發前,這些學生都接受過短時間的行軍訓練。

我走在隊伍的偏後位置,這樣基本上全隊的情況都可以掌握。

腳下是積了不知多少年的樹葉,我們沿著一條溪水向前走。這裏並不是想像中的不見天日的密林,視野頗為開闊,綠樹青山流水,如果不是以現在這樣的步速快速行進,其實還是蠻舒服的旅遊。不過聽梁應物說,按照正常的行程,我們將在今天晚上到達第一個聚居地,補充食物和水後,第三天開始就會進入一片原始密林。在那裏,就算是烈日當空,也透不進一點陽光來,要穿出這片密林,得足足走上四天,算是本次探險中最考驗人的路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