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雙聖廟開始傳奇(1 / 3)

福建發現孫悟空墓“齊天大聖”與兄弟合葬

2005年01月12日10:30生活報

本報訊福建省順昌縣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位於順昌縣城西北部的寶山主峰上發現了一處始建於元末明初時期的孫悟空兄弟合葬神墓。

據順昌縣博物館館長介紹,孫悟空兄弟合葬神墓位於海拔1305米的寶山主峰南天門後的雙聖廟內,左碑上方橫刻“寶峰”兩個楷書小字,中間豎刻“齊天大聖”4個楷書大字,大字下端橫刻“神位”兩個小字;右碑豎刻“通天大聖”4個楷書大字,大字下端橫刻“神位”兩個小字。“齊天大聖”孫悟空是海內外華人熟悉的神話人物,而“通天大聖”卻沒有在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西遊記》裏出現過,幾乎無人知曉。

英國學者遠赴敦煌欲解“三兔圖”之謎

2004082413:55:00千龍新聞網

聯合早報引述法新社報道說,英國的研究員準備前往中國偏遠的西部,希望能解開考古學上的一大謎團,即為何世界各地多個古文明考古地點都會找到同樣的一個宗教標誌。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說,三隻耳朵相連的兔子圖出現在英國中世紀的教堂內、蒙古的金屬器皿上、也出現在建於公元六世紀到七世紀的中國隋朝廟宇中。

報道說,令學術界人士一直感到疑惑的是,為何時間和空間相距這麼遙遠的佛教、基督教和穆斯林都會顯著地采用這個標誌。

在這一畫麵中,三隻沿著圈子追逐,耳朵相互交疊的兔子看起來幾乎是一樣的。

報道說,以考古學家為首的四人英國研究組,下個月將會到中國甘肅省的敦煌,研究那裏的壁畫,希望能為解開謎團找到一線曙光。

一千多年前,敦煌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這條著名的通商要道把中國同中亞和伊朗聯係起來,要道的分支伸延到西藏和南亞。

除了商品之外,宗教和思想也通過這條要道傳播到遠方。研究員們認為,這正是“三兔圖”謎團的起源。

據悉,“三兔”標誌最早出現於敦煌壁畫頂蓬的布製華蓋上。英國的研究員到達後那裏後將仔細進行研究。

率領研究組的考古學家格裏夫斯說:“要是我們能搞清楚為何同一樣東西對古代相距數千裏,相隔幾百年的人們都同樣具有意義的話,那我們就能夠幫助現代人理解不同文化和宗教**同的事物。”

我每天都要看上百條的新聞,有些和我有關,大多數則和我無關。這兩則新聞原本和我一點關係沒有,如今卻有了關聯。新聞可以先列出來給大家看,牽扯出的故事卻要一點點說。

看過我之前幾篇手記的朋友一定開始揣測將發生什麼,可我保管你們猜不出。

2005年5月底,我趁周末去了次北京的天壇,一無所獲而歸後,心情相當沮喪。那時我正遭遇一宗耗盡心力也難以索解的大秘密,甚至代表著人類暗世界的精英們也和我同樣一籌莫展,隻能坐等遙遠天際傳來最後的消息。看過手記《神的密碼》的朋友當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這樣的壞心情多多少少對我的工作狀態有點影響,那天中午悶頭在桌上吃盒飯的時候,電腦顯示器上放著的活動木人被一隻手拿起來,拗成莫明奇妙的樣子重新放回去,於是重心不穩地倒栽蔥下來,好險被我左手一把抓住,沒有掉進塑料飯盒裏。

“你在玩滿清十大酷刑嗎?”我把木人的胳膊腿捋順放回去,抬頭對明明沒留八字胡卻總喜歡摸上嘴唇的宗而說。他是我的部主任。

“你這幾天無精打采的,剛才反應到還挺快啊。”宗而手上出現一支剛洗幹淨的鋼勺,鐺鐺地敲著木人的腦袋。這個結了婚男人的生活狀態和我們有著巨大的不同,起碼每天的午飯都有老婆在家裏燒好帶來,每個月省下一兩百塊的飯錢,多洗二三十次碗勺。

“你和我的木人總是有仇的嗎?”

“果然,說話也是有氣無力的。”宗而興致勃勃前後左右給了木人四個腦瓢,小家夥搖搖欲墜,我一把扶住。

“放假放假,你療情傷去吧。”宗而終於收起作惡的鋼勺走開了。

“咦,你有那麼好?”我不管他的用詞不當,瞪起眼睛問。

“你五一值了六天班,放你四天,最近報導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還有兩天就不要計較了吧。”宗而揮舞著鋼勺向他那kao窗好景觀的寶座走去,哀嚎聲傳來,沿路又擊中了兩人的腦殼。

“這樣啊……”我摸摸自己的額頭慶幸。什麼時候宗而的鋼勺開始和所有人的腦門作對了?

我在青旅選了個五天四夜的福建遊線路,打算去深山老林放鬆。這條是新線,主要遊覽在宜洋鴛鴦溪自然保護區,一般去福建都會往武夷山跑,這條線路人少,清靜。第一夜順昌,第二和第三夜在保護區,第四夜福州,然後回上海。

請的是十三日至十六日四天假,我卻十一日周六就出發了。記者無周末,不上班也要待命,所以照理周末離開上海是要告假的,但宗而本來就差我兩天假,我拿雙休充數他也隻能準了。

新線路團也小,就十二個人,旅行社也賺不了多少,現在正處於培養市場期。飛到福州還沒到中午,那裏的導遊接到團,一眾人湧上輛外新內舊的中巴。我調整著冷氣噴口就開始鬱悶了,這車明顯空調不足。

導遊是個站著不動也讓人覺得在蹦蹦跳跳的***,上車就來了個輕度葷段子,然後帶我們拜過了司機阿牛師傅。這是慣例,大家一同把掌聲獻給這個在接下來幾天保證我們性命的黑瘦小子。

牛師傅像所有的旅行團司機一樣酷酷不說話,開出市區的時候已經超了一百多輛車。馬力和空調成為反比,大家都開始擦汗了。

導遊***看見大家的臉色都不太對,趕快開解我們:“別看牛師傅車開得快,車技是一流的,從來沒出過事。大家當免費玩雲霄飛車啦。”說完自己拍起手來。

一車人黑臉看著這個丫頭,稀稀落落跟著拍巴掌。

“咻!”中巴從兩輛卡車間的空隙穿過去。牛師傅對我們的鼓勵作出回應。很合他風格。

到順昌要兩百多公裏,這樣下去不會兩小時就到了吧。

接下來的事情讓我懷疑這個紮短辮的女孩心智根本沒成熟,或者她和牛師傅就是導遊界絕配的惡搞二人組。她自作主張地為我們十二個團員取了朗朗上口的外號。

真的很上口。

比如悟空——這是我。

她自己叫唐僧,所以除了悟空以外,還有八戒和沙僧。剩下的人就沒這麼好運,一個我認為是來遠足減肥的胖婦叫白骨精,更讓我看清了唐僧的惡搞本性。

白骨精恨恨地看了兩眼冒光陶醉在起外號快感中的唐僧一眼,然後居然向我也翻了翻眼睛。關我什麼事?雖然我是悟空。

“出來玩就要放得開。”導遊大大咧咧地說,她命令我們就此叫她唐僧或師傅:“我們第一站遊覽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故鄉,所以起這樣的名字再合適不過了。”

她順便還把房間給分好了,除了原本就是兩人出遊外,其它人的分配相當有規律。

和我同住一間房的家夥高高瘦瘦,大概有188的樣子,名喚六耳。他的全稱叫六耳獼猴王,師傅說我們住在一起很配。

六耳是個超級自來熟,他從後座伸手過來,在我肩上重重一拍:“你晚上不打呼吧。”

我活動了下肩膀,有必要用這麼大的手勁嗎?

“不打呼,怎麼稱呼?”

“六耳。”

我回過頭,見他笑嘻嘻的一張臉,不由苦笑:“你還真是配合。我叫那多。”

“那?真是少見的姓。我叫遊宏,遊泳的遊,宏觀的宏。”遊宏撤回前傾的身子,回kao到椅背上:“不過我覺得六耳這個名字還是挺拽的,隻要不把後麵三個字帶出來。”

“哦……”我拖長了音:“那就叫你六耳好了。”

這個時候唐僧開始招呼我們玩屁股遊戲。這是個旅遊界老掉牙的遊戲,一點新意也沒有,讓每個團員自己說個形容詞,一遍說完之後,導遊就會說,按照這個格式把形容詞加進去,比如先前說的形容詞是“紅通通”,代入格式後就變成“我的屁股紅通通”。

知道唐僧要玩什麼花樣的人一定不隻我一個,隻是大家都想把注意力從牛師傅驚人的駕駛技術中轉移出去,所以對她相當配合。

輪到我的時候,當然不能說“紅通通”,因為我是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