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姑娘永遠也忘不掉,嘉和十三年七月,京畿那場大亂。史稱,龐劉之亂。
這“龐劉”分指兩人,皆是前年隴西叛亂,為懷王招安的叛軍當中,毫不起眼的兩名十夫長。懷王聽信舟泗等一幹朝臣諫言,為彰顯其仁德之治,僅車裂賊首與拒不歸降者,二十有餘。餘下如龐劉之流,位卑且識時務者,懷王饒恕其性命,隻判宮刑。
在這位大周君王眼中,亂黨之流,可惡之至,不堪大用。“招安”一說,不過是給天下人做個樣子,隻為成全自個兒賢名。倒是區區幾個賤民,殺了也就殺了。如今留下,瞧著礙眼,不若遠遠打發了去。
故而,隻將苟且逃得一條性命的幾人,隨意交由舟泗處置。
舟大人大筆一揮,一紙批文,同樣不上心,將幾人利落的扔出盛京繁華之地。到偏遠的京郊行宮裏,安了個養馬或倒夜香的苦差事。
如此,龐劉二人連同一道被灌以“招安”之名的匪寇,一昔之間,不僅被人斷了命根子,從此對不起祖宗八代;更如喪家犬一般,前一刻心頭還奢想著入了京城,好歹王上寬宏,給個富足的小日子過活。
哪兒知懷王翻臉無情,竟使人將他們灰溜溜攆出京城。日複一日,一頭被人拿鞭子抽打著,幹著最苦最累的活計;一頭還被行宮裏的太監宮女,背地裏指指點點,明嘲暗諷。
這日子比起當初在西北燒殺擄掠,呼風喚雨,真真是水生火熱,天壤之別。叫他二人如何能忍得了?
這也難怪乎後來他二人為有心人所慫恿,又財迷心竅。甘願以身犯險,私下勾結朱黨餘孽,逮住機會,泄露懷王行蹤,於京畿釀成一場潑天大禍來。
**
正是這一年仲夏,七月流火,燕京悶熱猶如蒸籠一般,臨近幾郡也遇了大旱。
懷王心情煩躁,草草處置過政事,將朝事托付內閣。浩浩蕩蕩,攜後宮新得寵的幾個美人,去往行宮避暑。
哪知這一去,不日卻傳回了王上遇刺的噩耗!
一時間,內閣諸人,慌做一團。末了,還是首輔大人急忙封鎖消息,命顧衍即刻帶人往行宮護駕,而他本人需得留在京中。京裏,一刻也亂不得。
顧衍自得了這信兒,一直冷眼旁觀,異常靜默。冷冷瞥一眼麵有慚色的首輔大人,顧大人狠狠拱手,轉身,領命而去。
臨去前,斟酌再三,特使人火速傳令公孫,守護府邸,又給時已擔任京畿戍衛營總兵的賀幀帶話,請他即刻派兵鎮守趙國公府,務必對府上眾人多照看幾分。
這一刻,饒是顧衍,也不得不承認,偌大一個京城,能令他稍稍安心將她托付的,也唯有賀幀一人。更想不到,他以防萬一的一步棋,竟這般快,便派上了用場。
**
七姑娘印象中,這一日,如狼煙蠻布的烽火圖,處處刀光,烈火連天。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亂,不禁讓她想起,多年前,她隨那人去麓山。他與薑昱幾個將她護得很好。事後,她隻見得道旁淌著一大片血水,那般猩紅而刺目。
這是頭一次,她深切領悟到,亂世人命如草芥的道理。
然而如何也想不到,多年之後,她會經曆更為慘烈的一幕,深刻到,令她畢生難忘。
早在公孫一臉慌張小跑著闖進內宅之時,才一張嘴,話還沒說完,外間已傳來鐵器交擊的喊殺聲。她心裏咯噔一跳,直直看向公孫,兩人俱是麵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