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楊陽洋來了,槍械改裝(1 / 2)

楊明擺擺手笑道:“我……我在國外留學的時候,在畢業的時候成精設計過一款導彈的。我記得當時的自重32千克,工作時間8秒左右,推力486kn比衝3s。相信這樣的數據應該比美國的響尾蛇空空導彈還要好一些吧!”

李老爺子的眼睛變瞪圓了,聽了楊明的介紹,的聲音已經變得無比高亢!拉著楊明的手說道:“真真……真的?這……”

現在裝配天朝的霹靂8空空導彈和霹靂9空空導彈之所以那麼重,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在同等重量下,火箭發動機的自重和輸出功率不能滿足性能要求,為了獲得更大的功率,隻能不得已加大動機的重量,通過放大動機的整體來達到要求的性能。

但是同樣的,在對動機進行放大的同時,動機在增加了功率的同時卻也帶來了燃料消耗數量的急劇上升,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為了獲得更大的功率,不得不放大動機體積,但是動機的功率的提升,卻是以導彈的整體自重的巨大增加這個巨大的代價來實現的,這也算得上是一個絕對無奈的無奈之舉。

所以最終的霹靂8和霹靂9的自重全都過了12公斤,而且霹靂8和霹靂9擔負著同樣的近程空中格鬥任務的美製aI9“響尾蛇”係列近距空空格鬥導彈的自重,隻有不到80千克,即便是老毛子的R73係列近距空空格鬥導彈,重量也隻有10千克,比起霹靂8和霹靂9,還是輕了很多。

這個事情,一直都是李老爺子心中的一個痛,但導彈上麵使用的小型固體燃料衝壓動機,雖然從本質上來說這種動機的技術含量並不高,但實際上越是這種簡單的東西,便越能夠考驗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能力。

但是現在……肖老爺子心中喟歎一聲:真是後生可畏啊!這次倒是不白來呢!現在天朝導彈用的發動機,當性能達到一個瓶頸的時候,想要突破這個瓶頸是這麼簡單的事情麼!尤其是在整體工業實力還相當不足的前提下!

而且為了保證戰鬥機飛行員的人身安全,最好的戰鬥機的最大過載能力也不過12個g,過12個g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戰鬥機飛行員的小命在進行躲避空空導彈或者地空導彈的襲擊時,極有可能因為過載過大而直接死亡!12個g,已經是人類身體所能夠承受的過載極限。這也是為什麼天朝的導彈不能攜帶太多的原因。

楊明咧咧嘴說道:“真的,這是我自己行設計的。所以印象深刻……我過幾天把圖紙交給您!然後您就做個參考吧!”心裏暗道:老爺子的手勁還真打呢!

“說導彈幹什麼?”旁邊的肖老爺子一臉的不高興,說道:“你老子就是來配合我們的,小楊是我們飛機的人才!你先等等,我還沒問完呢!”看著楊明直接就變成了一個彌勒佛的笑臉說道:“小楊啊!你說說……現在美帝的飛機的性能好,還是老毛子的飛機好一些?”

“哪個好?”楊明摸摸鼻子說道:“這個……各有千秋吧!我還是覺得……吸收他們各自的長處比較好,但是美帝的F16的升級要比蘇27或者蘇37大一些。但是蘇30的整體性能很棒的,絕對不輸於F16。但是美帝的火控係統和雷達都很好,尤其利用預警機的數據鏈。其實還是美帝要勝過一籌。”

火控雷達一般都擁有較高的測量精度;配有距離和角度自動跟蹤係統,能對目標自動進行跟蹤;天線采用縱傾橫傾穩定或波束指向校準。通常根據探測雷達指示的目標位置截獲目標,並進行自動跟蹤。有的具有一定的搜索能力。

缺點:由於一般的火控雷達都是主動發射電磁波,因此容易暴露自身位置,成為對方攻擊和幹擾的目標。

工作過程在武器操作人員獲得開火許可後,會按照自動或人工選擇的攻擊方式或武器種類開始攻擊,這時,根據目標的方位角和高低角與雷達天線指向之間的誤差,通過天線伺服係統轉動天線,消除誤差,使天線軸始終對準指定的目標,並把目標的坐標數據傳送給指揮儀或計算機,從而控製火炮的瞄準和射擊。

“哦!這樣……的確是如此,可是我們的底子還是很薄弱啊!和那些發達國家比起來真的是差的不是一大截啊!”肖老爺子說的有些惋惜,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就是情況就是這樣的,想要一下子就追上發達國家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在隻能一步一步來了!

接下來這幾天楊明的忙的不可開交,單單這些元部件就要聯係各種軍工廠來製作。或者拿一些其他的零件進行配比,在不就是七爺的一些改進。幸好之前楊明的準備還是很充足的,在之前就已經跟各種軍工企業都好了溝通要不然真不是那麼容易的。

到了晚間還要與專家進行深入的探討,要想把想法轉換成實物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還要聽取其他專家的意見,雖然這些人理念沒有楊明先進。但經驗卻不是楊明能比擬的,大家還要將方案在進一步的完善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