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完林嬌,靳坤順路去了醫學院的教學樓。
在406辦公室站定,抬手敲門,語氣難得帶了些恭敬:“楊老師,是我。”
楊旌開門,手上端著茶杯,讓他進來,臉色卻算不上好看:“聽說靳少爺終於去上課了?”
“不過是些我早就知道的基礎課。”
靳坤不甚在意的態度點爆了楊旌這個炸/藥桶,指著他的鼻子開始訓他。大抵都是紈絝子弟、不學無術之類的話。
楊旌的差脾氣和醫術一樣出名,在他手下就沒有不挨罵的,F大骨科不少醫生,基本都是從本科開始,直到博士畢業工作,時不時都得被他拎出來,罵的狗血淋頭。他門診時脾氣上來了,病人都指著鼻子罵。因此手術這麼多年幾乎零失敗,但在網上所謂醫生評價網上得分尤其低。
這麼多年,靳坤對他的脾氣了解透徹。懶得辯解,站在一旁等他發完脾氣:“論文框架和思路我已經寫好了,想拿來給您看看。”
說著拿出幾張打印好的材料,遞給他。楊旌已經68歲了,是學校退休後返聘回來的一批知名學者。醫術依舊高超,但歲月不饒人,身體各項機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不過目前F大骨科這幾年優秀醫生出的不多,頗有幾分青黃不接,他好強慣了,一直強撐著。
他這幾年看電子材料尤其費勁,學生給他看材料,都得字體放大了打印好給他送過來。
楊旌接過材料,帶著厚厚的老花眼鏡,拿著筆,一字一句的幫靳坤改材料。背有些佝僂,他不服老,白發總是一長出來便去染黑。靳坤給他的材料他看得尤其認真,兩三頁的材料看了快半小時。
“寫的不錯,思路也新穎。真要是能做出來,一篇SCI跑不了的。”楊旌的脾氣總算好了些。
“目前比較擔心的是病例數目不夠。支持力不足。具體還需要我回去整理。”靳坤神色專注。
楊旌難得目光中流露出些許的滿意,又和他說了些注意事項,才揮揮手,示意他別打擾他,將他轟走。
靳坤了解他的性子,被這般對待也不惱,整理好材料便起身離開。
走到門口時,楊旌叫住他:“阿坤,把你帶完博士,我就準備退休。”
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滄桑幾分無奈:“早年我想著,我的衣缽傳給你母親,然後她再傳給你。我就可以早早退休。”
“誰想到,唉……”楊旌長歎一口氣,取下眼鏡,用已經滿是皺紋和老年斑的手擦了擦,“我看著你長大,雖然這些年你放浪形骸,他們都勸我放棄你。但如今看來,最適合接下我攤研究的,還是你。”
“不要浪費了你的天賦,好好幹,知道麼。阿坤。”
靳坤背對著他,漆黑的雙眸流露出複雜的情緒,垂眸半晌,總算低聲應道:“嗯。”
-
林嬌摘銀杏葉,自然是有用途。
回去後和顧晴等人商量了一陣,確定了拍攝主題——以銀杏葉為材料做一對耳環和項鏈。
F大的銀杏在全國都有幾分名氣,每年十一月中下旬,外校來F大賞銀杏甚至得限製進學校的人數,林嬌這個主題,定的可以說時很應景。
不過視頻要趕在銀杏葉最佳觀賞期時放出,製作周期有些趕。
幾人風風火火,說幹就幹,林嬌速寫本一放就奔向手工社,飯都沒顧上吃,拍視頻拍到晚上十點才堪堪完工。
林嬌饑腸轆轆的回寢室。但看著用滴膠封存好的銀杏葉作出的耳環和項鏈在燈光下亮閃閃的,內心又格外滿意。
她忍不住嘚瑟的發了條朋友圈。發了張帶著銀杏葉項鏈的照片,小巧的銀杏葉落在精致的鎖骨上,肌膚細膩,膚白若雪。
配文是:不枉費我為它連飯都沒吃,成品美貌的不可思議!敬請期待手工社最新一期視頻。:D
沒過幾分鍾,下麵便受到了一連串的點讚。
林嬌剛發完朋友圈,大概過了半小時,手機傳來微信消息提示音。林嬌解鎖手機一看,是靳坤的消息。
最先發過來的是一個雕花食盒的照片,林嬌看著有些熟悉,仔細回想了一下,應該是上次靳坤給她叫早飯那家廣式茶樓。
[靳坤:我在你宿舍樓下]
[靳坤:給你帶了庭悅的晚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