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拉開序幕(1 / 1)

公元前55年末,長安城。

鄭吉風塵卜卜地從西域趕到了長安,見到依舊繁華的長安城,內心並未因此激動,多年的軍中曆練,早已經把心給磨平了。反而此時的他,內心略微不安,不知道這次聖上突然召見,所為何事。不過,妄意揣測君心,可是臣子的大忌。甩了甩頭,把腦中雜亂的想法拋去。讓隨從去驛站落馬後,鄭吉便獨自一人往未央宮走去。

未央宮。

宮門守衛見到一個身著軍中盔甲的中年大漢走來,頓時緊張了起來。

“站住!來者何人?所為何事?”守衛隊長手按劍柄,走了出來,用嘹亮的喊聲對著大漢道。而隨著隊長的問話,守衛們都用手緊緊地握住手上的槍,時刻準備著應對意外的發生。

看了看守衛們的反應,這位大漢,也便是鄭吉,略微感到驚訝。暗自對守衛們的謹慎生出一絲讚歎,不愧是京中精銳啊!

在京城之中,鄭吉可不敢放肆。聽到守衛隊長的問話後,鄭吉不卑不亢地道:“西域都護府都護鄭吉,奉召前來覲見。”說完,便拿起自己的腰牌,遞給守衛隊長。

守衛隊長接過腰牌,看了看,確是都護腰牌無誤。不過,守衛隊長並未就此鬆懈,遞還腰牌後,道:“大人請稍等片刻,容我進去宮內稟報。”守衛隊長並未多講,直接丟下鄭吉,叮囑手下好生看守,而後進入宮內稟報。

對於守衛隊長的態度,鄭吉並未惱怒。能在京城當上守衛隊長的,哪一個不是貴胃子弟?有點驕傲、怠慢,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足足等了半個時辰,守衛隊長才從宮內出來。守衛隊長對著鄭吉略微施了一禮,道:“皇上宣您覲見,大人請隨我來。”說完,便帶著鄭吉往宮內走去。

這一天,漢宣帝召見了剛從西域奉召歸來覲見的西域都護鄭吉,兩人在密室足足呆了一整天。人們並不知道任何一絲的談話內容,隻知道,談話結束後,漢宣帝破天荒地親自送別鄭吉,直送到未央宮宮門方才止步。

漢宣帝對著已行出甚遠的鄭吉身影輕微低喃道:“愛卿,這件事,便拜托你了。”

鄭吉俞行俞遠,而後似乎感覺到了什麼,回過頭,望著依稀可見的宮門,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再一次深深地看了看宮門那若隱若現的身影,鄭吉心中甚是沉重。狠了下心,鄭吉便轉回了頭,堅定地再一次邁起了步子,再也沒有回頭。

望著遠處的身影漸漸消失,漢宣帝仍舊站立在宮門處,心中有了一絲期待:如果這事成功了,或許,我大漢可再延續數百年吧。想到這,漢宣帝的嘴角,露出了淺淺的微笑。

-----------

公元前54年,羅馬共和國三大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在六十高齡之際,成為了敘利亞行省總督。同時,在另外兩大巨頭特別是凱撒的支持下,克拉蘇不顧元老院的強烈反對與羅馬人的惡劣詛咒,帶著軍團開始了東征計劃。

不久,克拉蘇便度過了幼發拉底河—羅馬帕提亞的邊境線,占領了幾座城市,留下駐軍後,克拉蘇便回到徐拉亞過冬,同時等待著他的兒子小克拉蘇從凱撒那裏帶來的1000高盧騎兵。

同年,西域都護鄭吉回到都護府,開始整頓、操練兵馬,似有所圖,引起了朝中大臣們的擔憂、議論。有大臣說鄭吉要造反,請求皇上罷免鄭吉官職。不過,漢宣帝力壓眾議,此事就此擱置。

公元前53年春,克拉蘇率領7個軍團、4千輔助補兵、3千西亞騎兵和1千高盧騎兵,總計4萬多人,再次出征,兵鋒直指帕提亞(大食,即波斯)。

同年,,西域都護鄭吉開始征討西域各依附匈奴之國,各國人心惶惶。然而不久,鄭吉夫人,因偶感風寒,久治不愈而離世。鄭吉因此停止征討,回到家中借酒消愁。就在西域各國安樂慶幸之際,長安傳來密詔。密詔傳來的第二天,鄭吉便重新披掛上陣,再啟征討。

就在這一年,公元前53年,一段不為人知的、波瀾壯闊的曆史,就此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