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擲標槍,是羅馬軍隊最基本的作戰方式。每次與敵接觸前,都會投擲標槍,以達到殺傷、恐嚇、退敵的效果。
由於龐培的命令,導致前方士兵產生了一些不滿的情緒。當然,這種情緒很快便被狂熱所取代。
因為,兩軍兵刃交接了!
在投擲完標槍後,雖對對方沒有投擲感到訝異,但凱撒的士兵們都很快的反應過來。抄出短刀,右手緊握,左手頂著盾牌,直直地衝了上去。
龐培的士兵們,也舉起了盾牌,等待著獵物的上門。
“砰!砰!砰!!”
這是盾牌與盾牌相撞的聲音。
隻見最先接觸的兩軍士兵,都用盾牌死死地頂住對方,企圖憑借力量壓垮、逼退對方。
兩雙互不相讓,甚至連短刀都沒時間、沒空間地施展開來。
他們,隻有一個心思:壓垮對方。
盾牌畢竟是木製的,很快,盾牌上便出現了絲絲裂縫。
沒多久。
“嚓!哢嚓!.....”
各種木盾撕裂聲傳來。
木盾沒了,便把手中的短刀,狠狠地捅向對方。
慘叫聲不時傳出......
而處於略後位置的士兵,都紛紛拿出標槍,助跑一段距離後,狠狠地投擲出去。
槍花紛飛,血濺四處。
不少士兵頂著盾牌,替換下失去盾牌的士兵。
而後,又是新一輪的盾牌相撞。
撞!死死地撞!
隻有把對方逼退一段距離,後麵的戰友,才能撿起地上的標槍,繼續投擲。
沒有人敢退縮,也沒人願意退縮。
凱撒的士兵們,戰鬥經驗豐富,靈巧地躲避著刺來或者砍來的短刀。側身、格擋、出手。簡單但卻有效的動作,耍地是那麼熟悉。
反觀龐培的士兵,在格鬥技巧上,落入了下風。
但是,人數不是蓋的。
一個死了,後麵的一個便頂上。
往往一個凱撒士兵把短刀捅入對方身體後,還未拔出來,便被湧上來的敵人砍死。
正麵的戰鬥,你來我往,打得好不熱鬧。才一會兒,便陷入了焦灼狀態。
而另一邊,龐培軍隊的左翼、凱撒軍隊的右翼。
龐培的四千騎兵,按照龐培的命令,向凱撒軍隊右翼衝殺過去。而騎兵後麵的投石兵和弓弩兵,緊緊地跟了上去。
凱撒見此,命令右翼的一千騎兵上前迎敵。
騎兵的機動力果然了得,雙方騎兵在正麵戰場步兵即將接觸的時候,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雙方的矛,毫不留情地捅進了對方的身體。
有的騎兵,被矛捅進身體後,帶著慣性,隨著對方的衝力,飛了起來。
而有些騎兵的馬與對方馬相撞,身體也不由自主地向前飛了過去。
摔在地上,骨頭都散架了。還未反應過來,便被踐踏過來的馬掌生生踩死。躲過一劫的士兵,正想從地上站起來,還未站穩,便被湧上來的騎兵用矛捅死。
有的騎兵的矛捅進對方身體拔不出來,便直接棄掉,抄出掛在馬上的短刀,繼續廝殺。
凱撒的騎兵,有很多高盧騎兵。高盧騎兵的戰鬥力,可不容小覷。那些野蠻人,力氣大的驚人。
更何況,凱撒的騎兵,身經百戰,雖說人數上不占優,但還是抗住了對方的衝擊。
然而陷入膠著的時候,緊跟龐培騎兵的投石兵和弓弩手也抵達了。
最先出手的是投石兵,而弓弩手仍在跑步前進。
沒辦法,投石兵的射程足足有兩百米,而弓弩手,頂多也就五十米。
畢竟,羅馬的弓箭技術,落後地不成樣子。
當然,投石兵可不是什麼簡單地在地上撿起一塊石頭,然後用手拋出去。
投石兵的武器,就叫投石器。
投石器的結構非常簡單,兩條相同長度的皮帶中間係一皮囊,囊中放置投石。抓住皮帶末端在頭頂飛速揮舞旋轉,第四五圈時當速度達到最大時,放開一條帶子,皮囊中的石塊就順著切線的方向投出。
當然,投石不比弓箭,準度很差。
所以,隻有當投石兵人數達到數百以上時,殺傷力才明顯。
龐培軍隊的投石兵,可是足足有數千!
隻見打磨光滑、蓋圓的石塊在皮囊內隨著投石兵的舞動在空中高速旋轉,不一會兒,便破空而出,襲向了凱撒騎兵。
石塊紛飛,砸向了正在戰鬥的騎兵。
羅馬的騎兵,畢竟是輕裝騎兵,防護能力差。
石塊經過旋轉,帶著極大的慣性,具有足夠的殺傷力。
不少凱撒騎兵,慘叫著墜落馬下。
當然,因為投石的準確度不高,不少龐培的士兵也中招。
在後方一處高地上關注戰況、指揮軍隊的凱撒,看到龐培弓弩手已經衝到射程之內,張弓欲射時,知道自己的騎兵已經難擋敵方鋒芒。
“下令!騎兵後撤!”
凱撒的眼中閃過一道冷芒,旋即把頭轉向了待命的第四線的士兵。
這是由六個中隊共三千士兵組成的隊伍,凱撒知道,命運,將由這支部隊來決定。
“嗚——嗚——嗚嗚”
短促、有規律的號角聲傳出,同時後方指揮戰鬥的高地上,旗幟有規律的搖擺。
騎兵指揮官知道,後撤的時候到了。
就在龐培弓弩手將要射出弓矢的時候,興奮地發現對方撤退了。
在拋下將近兩百的屍體後,凱撒騎兵們迅速脫離戰鬥,往後方撤退。
龐培見此,急忙下令衝上敵方側翼,側麵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