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丈量
虛幻的形體,完全由無法消解的動量構成。純粹到無法否決的存在,哪怕是輪回,也隻是跟其對等,亦或是,在量態上,處於一種極端的壓製。
自家人知自家事。
神族的群體,清晰的知道輪回與自我的不同。
所以一神一族的建製,定下了神族的大綱基礎。
擁有族群的恒耶古靈,運轉上,跟輪回平起平坐,不滅不朽。
但是一旦失去族群氣運的供奉,哪怕再不願,恒耶古靈,也隻能被冥冥大勢,強迫去獨立自主的輪回。
失去了神族的主導鎮壓,族群瓦解亦或是消散泯滅。曾經有大功德於宇宙,他們的不滅,完全是過去功德鑄就的福源
一旦輪回的運轉,用過去銜接上未來,最先遭殃的,一定是恒耶古靈這樣的神衹。
再然後,失去了神族的引領鎮壓,氣運潰散,族群崩離,隻要是在輪回運轉之中,除非他們再一次的等到恒耶古靈歸來。
如若不然的話,等待著他們的,就隻能是逐漸式微,少數留存,多數成為過去
通透的目光,每個神族,都能看到無邊久遠的未來。除了新生的軌跡,因為不在其中,所以無法推演。
與自己休戚與共的族群未來,正因為知道,所以,墜毀降臨之時,法則贈予,就是最後的遺留保護。超出這個界限以後,輪回阻隔,誰是誰非,已經無法再去回顧。
負手靜立,恒耶古靈淩空屹立了數十個日夜。
因為目光格局的差異,凡塵世間的種種,對於恒耶古靈來說,不新鮮。
他所關注的,都是大宗局麵裏的輪回運轉。支撐目光的基數,最淺顯的,都是法則層麵。
那種通透到,一眼近乎就是一個世界的目光。若沒有龐大的根基建築,單單憑借著輪回無法壓製的那一點動量,無根之源,看似強大,其實並不能改換乾坤
反倒是依托這個世界的精神與靈魂,以及對世道理解通透後,所能夠汲取到的元氣,反倒是可以成就大宗目光的有力支撐。
所以,在這裏單調站立了數十天,精神不斷調節頻率的恒耶古靈,在擺脫過輪回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後,麵臨著天地意誌的約束,心神與天地交涉溝通後的他,終究是捕捉到了天地的規則契機。
協調住了法則的軌跡。身心意念,四者調節。
實質化的感觸,讓恒耶古靈重新的落回了地麵。而後,在大自然天地法則的包裹中,憑借著他對法則的認知和理解。
下一刻,輕點地麵的恒耶古靈,憑借著初始形體的感觸,讓自己跳躍了起來。
朦朧的動量承載著身形,精神的力量劇烈波動。
溝通著大天地意誌的恒耶古靈。
在這輕輕跳躍的簡單動作裏,其心神刻畫,差不多窮盡了天地宇宙的乾坤。
“萬物之有,我皆有之;萬物從矩,我皆遵從;天地衡量,唯一心而已。”
“化道為天,從一而顯。”
“小至微塵,大到天地,中存我身。”
“一體而量,對而比之,矩而應之,唯有不應者,生而有靈,萬緣在心。”
“虛空起躍由心顯,生而有念大自由。”
朦朧的動量漸漸收斂,在恒耶古靈的頭顱裏,化作了明亮的一縷神光。它的映射,組建出了承載精神的虛空識海。
凝練出法則雛形的他,已經可以在小範圍裏,擺脫周遭天地的束縛。
高高在上的形體,再也沒有誰能看透他的虛實。龐大的虛空界域,把整個洪荒角落,全都囊括在了其中。
洪荒角落折射入恒耶古靈的意識海,在朦朧動量的神芒支撐下,他的精神,虛幻中,把真實的世界,丈量映射了出來。
以其形體為中心,虛幻真實兩相對比。
周圍環境中的一切,可以說對恒耶古靈,再也沒有任何距離差異。
在這片龐大的虛空界域之中,受限於精神力量的不足。如今的恒耶古靈,隻能憑借剛才的躍起。以自己的重量衡量為基礎,憑借質量,體積,麵積,緯度等一切一切的數據進行初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