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回歸綠色(1 / 2)

森林中的人類社會已經罕見。

他們頑強地依托著高大茂密的叢林弓森林外的世界抗拒,完全過著原始部落的生活。現代人企圖一次次地接近他們、解救他們,告訴他們森林外麵的世界很精彩。

他們的林地、他們的生活方式,在他們看來卻是寬闊聖潔的,部分的原因是他們對當今地球上的擁擠與奢華一無所有,他們固守著祖代相傳的信條:

“森林是好的,森林是和善的。

“森林死亡時,它的孩子也死亡。”這是非洲熱帶森林中的俾格米人、南美洲雨林中的印第安人告訴這個正在威脅他們寧靜生活的現代世界的格言。

伐木機隆隆的聲響,已經使所有的森林震顫了。

他們所占有的林地的資源,平已經為森林外麵的人朝思暮想了。

假如僅僅從對森林的理解和情感而言,到底應該是誰解救誰?

假如這個熱鬧的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在每天的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心裏默念著“我足森林的兒子,我為此自豪”,我們這個111;界的森林就會減少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多,我們就會有更多的綠色洋溢著平安吉祥的氣息。

屮國東北的深山密林中有著名的鄂倫舂族,他們居住在山林屮以采集和狩獵為生,鄂倫存族的後代也許會最終告別大森林中的木屋,可是他們對森林的至珍至愛卻隻有一句話:“沒有了森林,我們還有什麼呢?”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始終不曾間斷的是漢人與少數民族的戰爭,匈奴的不斷被驅趕便是一例。當匈奴控製河丙走廊的時候,這個以遊牧為生的民族小心地愛護著祁連山上的原始森林,“祁連”一詞本是匈奴語,意為“匕天”,在匈奴牧人的眼光裏,祁連山是聖靈之山是滅山,是絕對不可以冒犯的衣食清泉之源。

在中國大西南的萬山中,星星點點地聚居著很多少數民族,黎家的山寨,傣家的竹樓,位族的笙歌,蠟染、織錦、潑水節、孔雀舞……等等,無不吐露著森林的氣息和色彩。

即使是住在森林邊緣地帶的人的群落,對大自然的熱愛也會超過城裏人十倍百倍,他們活得更加心平氣和,―為他們離綠色更近。不敢領悟光明的民族是悲哀的。

不能保護綠色的民族是無望的。

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而今最緊要的是認識森林,是綠色意識的覺醒,是知道默默地晃動著綠葉的樹木,對於人類生命而言,是一種怎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

對於都市而言,森林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我們可以斷言,一個世界上堪稱最美的城市,倘若隻是從建築物的角度去判斷,那麼無論如何它也隻是鋼筋水泥有機玻璃的組合。

隻有能源才能給它以活力和光亮。

隻有孩子的歡聲笑語才能給它以生命的律動。

隻有綠色才能給它以清新和諧。

都市的一個含義便是集中,人口的集中、工廠的集中、住房的集中、車輛的集中,當最早的都市出現,人們品味著集中的壯觀及方便時,還來不及想到都市曆程中人口爆炸的未來歲月。

如今誰不覺得都市是壓抑的呢?

如今誰還去讚美都市的煙囪與汽車鳴笛呢?

能夠消除噪音、吸塵滅菌、對大氣汙染起到天然淨化作用的,隻能是森林樹木。

一個大都市,如果有人均10平方米的森林綠地麵積,就可以全部吸收掉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考慮到廠礦、車輛排出的更大數暈的廢氣,實際人均需要有30?40平方米的綠地,才能使這個都市的空氣新鮮而潔淨。

一公頃的闊葉林一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釋放出0.73噸氧氣,供1000人自由地呼吸。

一公頃的鬆樹林一天能吸附滯留灰塵36,4噸,雲杉林則為32噸,綠化地帶的灰塵要比空曠無樹的地帶減少37%?60%。

一條40米寬的林帶,可以減低噪音10?15個分貝。

許多樹木和植物能分泌出殺死結核、赤痢、傷寒、白喉等多種病菌的殺菌素,綠色對人類之愛真是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桑樹、泡桐、紫穗槐、垂柳、夾竹桃、羅漢鬆對二氧化硫的吸收量最大,鬆林”天可以從一立方米空氣中吸收20毫克二氧化硫。一公頃的柳杉每年可吸收720公斤二氧化硫。梧桐、大葉楊、女貞樹還是吸收氟的優良樹種。黑胡桃、法國梧桐、檸檬、白皮鬆、稠李、雪鬆等樹木,有很強的殺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