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話 他們的故事(2 / 3)

據載:“金山嘉祐禪寺”創建於北宋.嘉祐年間,以寺院所在的地名和創建年代而得名。在這一帶民間流傳的“白蛇鬧許仙”故事,當成型於北宋後期。而“白蛇鬧許仙”故事向江南一帶的播遷,則與金人南侵、宋室南遷有關。宋高宗晚年禪位後,駐蹕臨安德壽宮中。“喜閱話本”,“命內當日進一帙。當意,則以金錢厚酬”。出於“懷舊”情結,在他“龍興”之地相州一帶民間流傳的“白蛇鬧許仙”故事色彩奇幻、情節曲折,應是他喜歡聆聽的故事之一。這就成為宋、元時期“白蛇傳”故事在杭州一帶廣泛流傳的主要原因。

光陰似箭,倏忽千年,黑山的“金山嘉祐禪寺”目前尚有部分留存。南山頭的“雷峰塔”卻已坍塌為廢墟,而當年白娘子在“青岩絕”修行的“白衣仙洞”至今香火旺盛。

一說源於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白素貞千年的修行。使她比人間的女子更美,隻是沒有眼淚。隻要集齊眼淚,她就可以成為真正的神仙。受觀音菩薩指點,白素貞為了成仙來到人間,收集人間的代表“生老病死愛恨離別”的八滴晶瑩眼淚。許仙在西湖斷橋遇到一場急雨,與白素貞再度重逢,留下借傘還傘的情緣。白素貞陸續收齊七滴眼淚。這七滴眼淚,每滴眼淚背後都有一個人間至情至愛的故事。它們風吹不散,水流不融,分別應在“生老病死恨離別”之上。白素貞距離成仙已是咫尺,可她卻變得更加向往人間。白素貞不能斬斷情根。愈陷愈深,最終嫁與許仙為妻,並懷上孩子。屢遭天譴。

法海以斬妖除魔為名,一直要拆散許仙和白素貞,最終利用自己徒弟十天使詐,設計逼迫白素貞現出蛇形,嚇死了許仙。白素貞為救許仙盜來仙草,而法海趁機劫走許仙。白素貞盜來靈芝仙草,回來卻不見了許仙。她跪上金山寺求法海放了許仙,哀求不成,最終水漫金山。法海將許仙掠到心境台,讓他在心鏡中看到白素貞的蛇身。許仙坦然處之,要定了素貞。法海被心魔所困,忘情絕義,想成佛,卻成了魔。

白素貞產子,許仙擺脫了法海,與妻子相聚。孩子百日時,成魔的法海故伎重演,變作許仙騙避難的白素貞回頭。白素貞在劫難逃,可是她不認為愛許仙是錯,自願走進雷峰塔。訣別前,流下她第一滴也是最後一滴眼淚。她愛許仙一生,這滴眼淚應在“愛”上。白素貞被鎮於雷峰塔下,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幹。許仙上山進寺,自願剃度,隻為法海一句“雷峰塔百步之內,非出家人不得擅入”。許仙向法海要求每日掃雷峰塔,法海不依。可法海起身後卻痛苦異常,他踉蹌地站起身,退了三步,一回頭,須發皆白,瞬間變老。許仙為了一生一世廝守的承諾,每日掃塔,和娘子一個塔裏一個塔外。每有下雨、烈日。白素貞用法術打開那把定情的油傘為許仙遮蔽。一直到許仙老去,油傘殘破……

七百年後,雷峰塔轟然倒塌……

不理會紫焰口中有點傷人的話,小濤的臉上浮現出了平靜的微笑。眼神柔和地思緒,回到了過去的時間裏。

“或許你不相信,是的。我是狐妖,而且等級你們也見到過了,絕對不是小狐狸那麼初級的狀態。可是,那一年恰巧我途徑這個村子,然後被一個獵人打傷,恢複了原形。而那些小孩子誤以為我是什麼野畜,就群起拿著武器來打我。”

小濤說到這裏,轉而抬起頭,看著紫焰。目光更加溫和起來。

“那個時候,村民都不管自己的孩子做什麼事情,或許在他們看來,那隻是小孩子的玩耍,所以並不理會。其實,如果他們知道我是一隻妖狐,估計大人們也會拿起農具,來打我了。”

“就在我差點要被這群小孩子打斷氣的時候,阿紫,你出現了。”

小濤的話到這裏停住,他目光深切地看著紫焰,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幾年前的那次事件中。地點依舊是這個村子的廣場,而時間依稀是黃昏的時候,燈光昏暗,炊煙嫋嫋。孩子們等待著家裏的飯菜上桌,所以就是個無聊的空檔期。

他們尾追著一隻紅色的小狐狸,歡叫著,十分開心的樣子。而就在那個小狐狸奄奄一息的時候,一個頭發火紅的小女孩突然出現在眾孩子的麵前,用力推開了所有的孩子,並且對這些孩子大叫著,你們都走開,你們都走開。

所有孩子一愣,但是他們並沒有被這個小女孩驚嚇到。驚訝片刻後,他們立刻將目標對準了那個紅發的小女孩,“紅毛妖,你來湊什麼趣,你也想要挨揍嗎?看你這個樣子,肯定跟這隻狐狸一夥兒的。”

紅發少女,一言不發。美麗的雙瞳瞪著那些個不友善的孩子。這些孩子平日裏經常欺負她,少女倔強的眼神一點都不懼怕他們。而就在這個時候,少女突然特別擔憂那個一直在瑟瑟發抖的小狐狸,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