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雨小了,但是從這家醫院回到住的地方,宣宇一想到這裏,就很樂意地坐上了陳醫生的車。兩個人先聊了幾句後,然後醫生就安靜的開車,他已經問明白宣宇的住處了,正好順路,他就先開到宣宇的公寓那。
宣宇道謝後隨手打開了那份資料,看著那個天藍色的裙子,宣宇突然身體被定住一般,他咽了一口吐沫。然後又把那資料放回了文件袋。停了大約三分鍾,宣宇才緩緩地陳醫生說道,在醫院裏麵,會經常發生靈異事件嗎?
陳醫生笑,他說,你們這些記者是不是都喜歡這類題材?其實不隻你們,還有許多寫手作家,都喜歡寫這類題材的小說,尤其是網絡小說,現在十分泛濫。對了,前段時間還看了那個【鬼吹燈】,也不錯的。不過,雖然從事這一行,我還是相信,有鬼魂存在的。
宣宇有點不明白陳醫生的話,不過,醫生說起了鬼吹燈,倒是令宣宇感覺很意外。那隻是一部小說,雖然裏麵好多東西都是虛構的,但是也頗有意思。【鬼吹燈】源於古代民間傳說的神話,說人身上的陽火就是燈,若走黑路有人喊你的名字,你一張望便被鬼吹滅了燈、招了魂。
“鬼吹燈”雖屬民間迷信傳說,但現實生活中玩弄這種乘人不備而迷惑人的“鬼吹燈”小把戲、小聰明的人還是有的。傳說人的身上有三盞油燈,一盞在頭上頂著,另兩盞在肩膀上。
據說是盜墓時,需要在東南角點一盞燈。如果鬼不讓你盜墓,就會把燈吹滅。是一種活人和死人之間的協議。用現在科學的話來說,就是點一盞燈看看氧氣夠不夠,如果不夠,下去了就是送死。遠古的文明,失落的寶藏,神秘莫測的古墓,沒有什麼比這些元素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了,現在世界上正在興起一股“古墓經濟”,美國商業大片《盜墓迷城》《奪寶奇兵》,經典電玩遊戲【古墓麗影】。無不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這些虛擬出來的“古墓”,使人們在舒適的電影院或者家中,跟隨著電影或者遊戲中的主人公展開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大冒險,體驗前所未有的刺激。
從2006年2月份開始,直至2008年2月底,前前後後總共寫了整整兩年時間,約有兩百萬字的篇幅。這期間付出了很多,但同樣也有很大的收獲。通過這部書,認識了很多的朋友,這其中有見過的,也有沒見過的。可以說如果您喜歡我的這部書,咱們就應該算是朋友了,在此請允許我由衷地感謝你們,能和許多人分享我寫的故事,對我而言是最大的快樂。今天在全本結稿之際,我想對《鬼吹燈》全的創作過程做一次簡單的回顧,獻給喜歡《鬼吹燈》的讀者朋友們。
常被人問起自己覺得哪一卷最滿意,所借《鬼吹燈》完結之際也來個“導演自評”。作為作者,自己評價一下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全套八卷故事,每一卷的核心元素與題材都不相同,想表現的內容也有所區別。在連載的過程上,每天隻能寫幾千字,由於時間限製和個人喜好的原因,對於已經寫過的部分基本上從未進行修改,而且始終沒有故事大綱,到現在還不知道大綱是什麼,對我而言,自己也不清楚下一章會出現什麼意想不到的情況,許多都是即興發揮,這是創作過程中很大的樂趣。
很難說這八卷中有哪能一卷是我自己最滿意的,每一卷都有很滿意的章節和橋段;但在我自己看來,每一卷也都同樣存在著不足和缺陷,如果重新修改一遍,會好很多,可是那樣一來難免會有匠氣,也就失去了即興創作的樂趣。
下麵按照創作順序逐冊講評,包括每一冊的特點和創作過程、出場的人物和背景,以及自認為滿意和存在缺陷不足的章節。
鬼吹燈》是一部探險小說,根源於易學的風水,是貫穿其中的經脈。雖然書中包含著眾多元素,但隻有“探險”二字能概括其精髓,絕非單純的盜墓小說,也絕不是恐怖靈異和老掉牙的推理懸疑小說。古墓隻是故事中探險的憑借,本書所講述的,是一係列利用中國傳統手藝和理論來進行的冒險旅程。
著作《鬼吹燈》的解釋是:“人點燭,鬼吹燈”是傳說中的四大盜墓門派之一—摸金派的不傳之秘,意為進入古墓中先在東南角點燃一盞蠟燭才能開棺,如果蠟燭熄滅,須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相傳這是祖師爺所傳的一條活人與死人的契約,千年傳承,不得破例。
其實宣宇都明白了,剛才確實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
但是現在離開了醫院,又跟醫生談起了小說的事情,宣宇的心情也就輕鬆多了。
所以,當思緒回來的時候,宣宇發現幾個人已經來到了山頂,這裏的樹木很多,去哪裏找什麼小孩子的身影。
這個時候,眾人的火把已經竟然整座後山,包括羽朵等人。小濤他們就在這裏不遠處,他們都屏住呼吸,聽著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聽著這聲音,大概來了不少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