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十三(1 / 1)

越妃毫不客氣地白了文帝一眼,宣後在一旁掩嘴輕笑。說笑間,你仿佛又回到了幼時,文帝還未登基的時候。

你是文帝於荒野撿回的棄子。那時隆冬大雪,文帝行軍路過,忽見一棵白梅樹繁花似錦,不由駕馬近觀,竟發現樹下有一個被褥包裹的嬰兒。

因為當時宣神諳已有孕四月,文帝便將你交由越姮撫養。

你幼時最常見的便是現下這副場景:阿父阿母說笑打鬧,不久阿父便被阿母懟的半個字也接不上。

母親抱著你坐在旁邊笑嗬嗬看著,一邊給你喂點心,一邊用撥浪鼓逗阿弟。

待你長大些便跟著阿父出入軍營,逐漸憑借一身武藝與赫赫軍功,倒是為自己這個女娘在軍營搏得一席之地。

再後來,阿父變成父皇,母親變成母後,阿母變成母妃,阿弟變成太子,你亦忙於戰事,甚少相聚。

如今想來,兩年前的那次重傷或許並非禍事。 禍兮福所倚,如若不然,你又怎會有現下陪在父母身邊盡孝的日子?

你張嘴咬了口蜜餌,甜蜜的滋味逐漸驅散心底的失落。雖不能再馳騁沙場,但能享受親情之樂,或許也算不錯。

正旦團圓家宴,淩不疑作為陛下義子,自然也當出席。因著是家宴沒那麼多規矩,又無外男,便未曾設下屏風,男女席直接分坐兩旁。

宮樂繞梁,眾人盡歡。淩不疑來時見你身側五公主的位子還空著,未及多想便見有宮人來報,說五公主要事在身不能出席,請帝後恕罪。

文帝“要事在身?她能有什麼要事在身?連家宴都不能前來啊?”那宮人支吾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惹得文帝怒火更甚。

文子端忽然開口,語氣淡然:“隻怕五妹是見長公主上次缺席宮宴,心中不服,此次便要討回來吧。”

說話這人風姿翩翩,顏如凝玉,本是個極好看的兒郎;可他又凜然如霜,眸若深潭,既如高嶺之花,又如蟄伏的猛獸,令人不由敬而遠之。

三皇子文子端,為越妃所出,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麵冷心冷。天家親情涼薄,文子端對此更是深以為意,對誰都沒個好臉色。但在帝後麵前他好歹能裝上一裝,叫聲‘二哥’、‘五妹’之類的,大麵上過得去即可。

但獨獨對你,文子端自知曉你並非親姊後,便再未喚過你‘長姊’,粉飾太平的戲是半句都不願唱下去。

文帝和越妃為此訓過他多次,後者卻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

你對此倒是不以為意,一個稱呼有什麼打緊?就這樣隨他去了。

文子端此言一出,滿坐寂然。聽著雖然荒唐,但眾人皆知這話約摸八九分是真的。

畢竟五公主天天喊著帝後偏心,事事非要同你比上一比。小到衣著首飾,大到府宅院落,都勢必要比你高一頭才好你奇怪地瞧了文子端一眼,心道就算你二人不對付,他也不至於將禍水引到你這兒吧?

誰料你一轉頭正好和他的視線撞個滿懷,後者甚至還挑釁地衝你挑了挑眉。

你“這個家夥。”

你“父皇息怒,三弟方才說笑的。小五雖貪玩,卻從不輕易缺席宮宴想是確有要事,這才不得已告假。”

太子隨聲附和:“長姊說的是。今日正旦佳節,父皇便饒五妹這一回吧”。

文子端立刻嗆聲道:“太子果然宅心仁厚啊。”

文帝不想再聽他們吵下去:“罷了罷了,不來便不來吧。子晟啊,你也快些入座吧。’

但讓你沒想到的是,淩不疑沒去自己的座位,反而徑直走到你身邊坐在了五公主的位子上??!

救命啊,先是文子端後是淩不疑,一個個盡給你出難題,你這長姊威嚴何在?!(`△’)\/

文子端冷下臉來:“淩將軍尚未飲酒怎地就醉了?連席位都坐錯了。”

淩不疑麵色如常:“這座位空著也是空著,如何便坐不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