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刺探式開局及中盤搏殺
布陣完成後就進入了開局階段,大多數情況這一階段主要是試探兵力,盡量進行有利的交換,判斷盤麵特征,以決定搏殺階段采取的策略。少數情況是棋手配合比較默契又選擇快攻的,主要是選擇主攻方向,封堵卡位,並開始第一輪攻擊。
普遍認為,在晉階高級棋手之前,不要選擇開局快攻(即閃電戰)。選擇開局快攻是有嚴格的限定條件的:(1)對家之間要配合默契且主攻方向一致,快攻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在於,雙方進攻一方,相當於別人走一步你走兩步,在受攻方還有許多大子尚未調度出來時就將他的旗扛掉,否則隻有一方進攻,另一方不出子進攻主要方向的話,相當於一人攻一人守,你一步,我一步,來來回回,不僅快不了,也攻不下,拿破侖就是近代軍事上的快攻大師,他有一句名言“戰爭的道理就是圍城的道理,打開一點,其他一切等於零”,意思是戰爭中要集中優勢兵力進攻敵人最薄弱的環節,成功突破後,就象圍城打開缺口一樣,剩下的你就等著血洗屠城吧,但作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簡單而言,一方進攻,是一比一,攻方沒有任何優勢兵力,兩方進攻,則是二比一,才能說的上是集中優勢兵力攻其一點,成功概率大增;(2)對手是兩人,所以進攻一方時必須能很嫻熟地運用“封”字訣(這是高手的特征,下篇將會講到),將對手的另一方有效地壓製住,而且要在開局後迅速完成;(3)有點類似圍棋中實地與外勢的關係,一般而言快攻開始總是要吃虧的,實力上的吃虧換來的是線路的暢通、棋子分布的合理,在“勢”上進攻方占優,但請記住優勢不等於勝利,機會也是稍遜即逝,這要求攻擊的兩方有很強的將優勢轉化為勝勢的能力,而且動作要果斷迅速。
而刺探式開局則是適用範圍廣泛,較易掌握和配合的開局方法。這種開局各方先出子對對碰,通過一些交換探察出對手子力分布的大致情況,決定下一步是進攻還是防守。這一階段有兩種走法,一是派司令出去,目的是吃幾個大子,占一些便宜,同時控製交通要道,給對手以心理上的壓力;一種是派中級幹部出去刺探,一方麵能刺探出對方的子力結構,另一方麵吃掉一些小子和工兵。兩種方法並無優劣之分,關鍵看運用得是否合理。用司令的話,開局交換不會吃虧還會占些便宜,吃個師以上大子還會給對手心理上造成震懾,但缺點是目標暴露較早,此外刺探出的信息有限,別人在你上麵撞死,你搞不清是大子還是小子;用中級幹部可以刺探出比較有用的信息,但可能會在子力上吃點虧。這裏有個經驗,大多數人的棋子結構是“金角銀邊草包肚”,派個中層幹部從中路滲透到他肚子裏去亂倒騰,一方麵吃些小子墊背,另一方麵通過對手的進營情況猜測其炸彈與工兵的分布情況;假如對手在你司令未明的情況下吃掉你這顆子,則有70%把握該子為司令;你占中營後,觀察對方先守哪邊下營,有90%的把握這邊為軍旗所在地;假如對方不理你,找個下營舒舒服服的待著吧,這棵子不要輕易送死,隻要待著不動,他就象對手肚子裏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往往成為奇兵。
刺探開局完畢後就進入了中盤搏殺階段,這一階段目的很明確:盡量削弱對手實力,搶占戰略要衝,確立己方在子力和棋勢上的優勢。根據基本功第三條,判斷形勢,確定采取防守還是進攻策略。要注意的是,此時的策略一定要明確,很多人此時沒有明確的戰略思想,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有的人亂撞一氣,完全在賭運氣;有的人殺紅了眼,或叫嚷著“為死去的弟兄報仇”,或高喊“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盤麵倒是你來我往,熱鬧非凡,實際上就象流氓的街頭毆鬥;還有的人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根本不看盤麵局勢,不看對家,滿腦子想的是這小子的司令吃了我的大子,一定要炸死他,這是典型的因手段而忘記目的的人,想著炸司令是對的,但炸司令是手段,取得優勢才是目的,能炸到當然好,要實在炸不到還強出炸彈,被人挑了,豈不更虧?把他趕進營裏,取得盤麵上的線路優勢不是更好?畢竟一個明司令,其作用已經大大降低了。
中盤搏殺有很多的技巧,如圍城打援、示弱誘敵、關門打狗、圍魏救趙、千裏送炸彈禮輕人意重等,數量太多,不一一列舉,這需要多下棋,多複盤總結。還要記住,沒有一成不變的技巧和手段,隻有一成不變的目的,任何技巧都要結合實際的棋局狀況靈活運用。
b、局部作戰技巧
局部作戰技巧大致有以下幾種,總體原則是使被攻擊方“兩難”:
1)一抓二:我方一個子走到某個位置的時候剛好同時威脅敵方兩個子,使敵方下一步無論怎麼走都有一個子無法擺脫威脅(被吃、被炸等);
2)二抓一:我方(自己和搭檔兩家)各有一個子同時威脅某一敵方同一個子,使敵方子下一步無論怎麼走都無法擺脫威脅(被吃、被炸等),常見的有“十字交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