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虛擬空間:
在一塊虛擬的大陸上,存在著幾個國度,其間充滿了魔法、精靈、獸人、神魔,國與國之間的爭鬥,主人公由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物逐漸成長為一代霸主,經曆坎坷曲折,夾雜著兄弟情美人愛,在第一部這樣虛擬大陸的題材出現時,我們必須歎服作者的想象力,印象裏有部《魔神譚》可謂代表。不過當第四、第五部出來時,不管情節如何,但觸目可進的大陸、五行水係火係光明黑暗什麼的魔法魔界精靈等等,好象電視的廣告一樣,“媽的,除了補鈣,俺們其他就什麼都不缺了?”
三、奇遇
段譽的淩波微步,令狐衝的獨孤九劍,張無忌的九陽神功,都是奇遇。但是現在,為了使主角能盡快的適合情節發展,作者們連鋪墊都省去了,開篇就讓主人公得到了外星人的力量,或者神仙妖怪的附體,或者科學實驗基因突變,或者……沒有或者了,大約寫手門都還不知道80年代流傳的從樹下掉下來摔出個特異功能的事,靠,一夜暴富,除了中彩票500萬還可以去搶劫啊!
四、修真
這是個新名詞,意思是指以佛道修煉為主題的。除了這樣那樣的奇遇,以及《山海經》裏的怪獸,作者們幾乎都把重點放在了打鬥場麵上,情節不過是包裝了佛法道術的半武俠。無非是某人的成長為主線,融合正邪鬥爭,布局簡單,泛陳可述,然而組讓人難以容忍的卻是作者對所謂的修真的知識,根本毫無所知,主角都可以禦劍飛行了,居然連基本的內視都做不到,各種法寶揮手即出,卻連佛道基本的常識都不清楚,寫手,嘿嘿,果然是隻用手不用腦。
五、黃易式劇情
身為香港人的黃易,他的裏深得香港80年代電影劇情的設計手法,以大唐為例,這部的情節其實很簡單,既不坎坷也不曲折,徐子陵和寇仲的下一步遭遇,對武迷來幾乎都在預料之中,但黃易卻巧妙的將情節處理成80年代香港黑幫電影裏那樣,用血淋淋以及大起大落的筆法,讓人明知主角下一步將要去做什麼,並且結果一定也是快意恩仇,但主角極端的遭遇,讓讀者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主角報複或者成功的過程,以期產生閱讀和視覺上的心理快感。
而這一手法也是目前玄幻題材的還有讓人讀下去的唯一之處了,然而可悲之處也在於此,這隻是種技術手段,而非馬行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