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懦識英 才頑童受教明裏義 深山睹奇 事天賜遇險伏珍禽(1 / 3)

老天總算不願埋沒他這一塊璞玉,就在這時,村子裏來了一位年老的落魄書生,這位老先生與島上羅家,有一點遠親,姓秦叫鵬舉,書確實讀得不錯,但因個性耿直,滿肚子的不合時宜,因而始終無人賞識,潦倒一生,年齡大了,自知宦途無望,看破名利,幹脆遷到羅公島來,與這些淳樸的漁民住在一起,反而落得個眼不見,心不煩。

秦老先生到羅公島定居不久,有一天出外散步,正好碰到一位漁民挑著一擔糞便,從他身邊經過,老生先因為正在欣賞風景,一時沒有注意,忘了讓路,結果讓那位漁民的糞桶,碰得幾乎摔了一步,身上更不用講,滿處都讓糞便濺得臭莫薰的,髒得不成樣子,老先生站穩以後,正待向他理論,豈知那位漁民反倒光瞪著他,怪他擋了自己的路,老先生是個讀書人,知道和這種人有理講不清,隻好自認倒黴,準備回去算了。

這件事,正好落到羅天賜的眼裏,自然大為不平,不過,他並沒有馬上出去找那位漁民的麻煩,卻等那位漁民走了一段路以後,溜到老先生的麵前說:“老先生,你等一等再回去,等會兒我非叫那個家夥向你老人家賠禮不可!”

秦老先生到羅公島雖然不久,對於羅天揚的一切,早就有個耳聞,見狀一時興起,決心看看羅天賜究竟準備怎麼去擺布那位漁民,因此依言停了下來說:“小弟,你有把握,不過,可不能用強啊!”

羅天賜朝老先生眨了眨眼,做了個鬼臉說;“我才不打他呢?否則,他又到我媽那兒告狀,害得我媽又要傷心了!”

說完,人已一溜煙地繞到那位漁民的前麵去了。

原來那位漁民挑著糞便,是準備到菜園子裏麵去的,那座菜園,與他這兒,中央還隔得有一條小溪,中間卡架得有一根獨木橋,當那個漁民把糞挑到橋旁,正準備過去的時候,羅天賜突然冒了出來,攔住他說:“大叔!這橋快要壞了,你挑著這麼大一擔東西,恐怕擔承不起,還是讓我幫你一桶一桶抬過去吧!”

那位漁民聞言,再一看看橋的樣子,確實有那種顧慮,因此依言停了下來說:“小弟,那我先謝謝你羅!”

羅天賜也不再講話,馬上從他手裏,接過扁擔,就往肩上一擱,開始同他將糞拾了一桶過去。

可是,當那位漁民同他回過頭來,準備請他幫忙,把第二俑抬過去的時候,他卻兩眼一瞪說道:“哼!你這個人,怎麼這樣不知足,我幫你抬了一桶,還不夠,這一桶還是你自己提過去吧!”

那位漁民這時才知道自己上了個大當,不禁又氣又急,還又不敢發作,因為這塊地方,隔村子已經很遠,又不是甚麼來往必經之道,平常很少有人經過,不論是回去找人,或是等人幫忙,都不是一時之間,能夠辦得到的,因此,隻好別住那一口氣,軟語相央地說道:

“小弟,我今天又沒得罪你,你何必這樣作弄我呢?”

羅天賜臉孔一板說:“啊你也知道不能得罪人呀!那麼剛才對那位老先生,為甚麼那麼不講理呀!哼!”

那位漁民一聽傻了,登時再也說不出話來。

羅天賜接著又說:“要我幫你把這一桶也抬過去,可以,不過………”

那位漁民以為他不肯再幫他抬了,聽了此話,似乎還有希望,連忙忍聲吞氣地說:“小兄弟,隻要你肯幫我拾過去,甚麼條件我都答應好不好!”

羅天賜這才點一點頭說:“我倒沒有甚麼條件,隻要你過去向那位老人家陪個不是,同時替那位老人家把衣服洗幹淨就行了。”

那位漁民一聽此話,喜出望外地說:“是!是!那本來就是我的不是,我馬上照辦!”

說完,正準備走回頭去,秦老先生早已走了過來,含笑地說道:“好了,好了,這次用不著了!”

不過那位漁民知道羅天賜的厲害,如果不按照他的話去做,不但不會幫他把糞抬過橋去,說不定還會有一些想不到的惡作劇,給做出來,因此,根本不管老先生是怎麼說,仍舊跪了下去,叩了一個頭說:“老先生,還是把衣服脫下來交給小的去洗吧!否則,小兄弟一定不會放過我的!”

秦老先生連忙伸手對那位漁民,從地麵拉了起來,同時轉過頭來,對羅天賜說道:“小弟,謝謝你的仗義,不要叫他為難了吧!”

說也奇怪,羅天賜對於秦老先生,似乎特別投緣,聞言馬上恭敬地答道:“老人家既然這麼說,我就放過他這一遭好了!”

說完此話,又轉頭對那位漁民說:“記住!下次可不能再欺侮別人了,好了,幹脆我替你提過去算了!”

說完,單手一抓桶上提架,健步如飛,像提燈草一般地,就把糞桶搬到對岸去了!秦老先生一看那一身神力,不禁暗自咋舌地想道:“這小孩簡直就是古代的周處,如果沒有人好好地對他誘導,一旦走入邪路,豈不成了大害,看來我得盡一點力才行。”

於是,他等到羅天賜從對岸走回來的時候,連忙迎了過去說道:“小弟弟,你要不要聽故事,今天你幫了我這麼大的忙,到我家裏,讓我說個故事給你聽,好不好!小孩子那有不高興聽故事的道理,羅天賜自然滿口答應地說:“真的,那太好了,我去!我去!”

秦老先生把他帶到家裏,換好衣服出來,就把周處除三害,與許多有關為人做事的典型故事,一個一個地說給他聽,羅天賜絕項聰明,聽完以後,登時感到自己以往的行為,有許多地方不對,不禁悔悟地說:“老先生,這許多道理,我從來都不知道,你以後教我好不好!”

秦老先生那還有不願意的道理,馬上和藹地答道:“小弟弟,隻要你父母願意,我不但教你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教念書,寫字!”

羅天賜不禁高興得跳了起來說:“好!好!那太好了,我馬上回去向媽媽他們說說完,立即一口氣她跑回家,一五一十地把情況說給羅老實夫婦聽。

羅老實夫婦正在為他的頑皮發愁,一聽之下,簡直喜出望外,登時備了一份重禮,親自帶著他到秦鵬舉家裏,正式拜師。

從此以後,羅天賜不但不再作弄別人,而且連同那一些野孩子在一起鬼混的興趣也沒有了,隻是對於遊水,因為曾飲龍鱔精血,有所偏好,說甚麼也不肯停止,不過,不像從前那樣,不聽大人吩咐,到處亂遊罷了。

既然如此,羅老實夫婦也就隻好不再過份管他,還是照以前的老樣,在出海的時候,把他帶在身邊,一方麵讓他學習一點捕魚的技巧上方麵也好有個照應。

就這樣一麵跟著秦鵬舉讀書,一麵隨著父母捕魚,平平靜靜地倒也過了幾年好日子,直到他九歲的時候,不但秦鵬舉那幾房子藏書,全都讓他看光,捕魚的技巧,也變成全島首屈一指的第一把好手。

這時,羅老實夫婦早已對他完全放心,不但不再管他,由於空暇的時間多了,有時家理事忙,甚至讓他單獨一人,駕船出海。

這一來,他可得其所哉,頭幾次,還隨著大夥兒一塊工作,後來根本就不參加船隊,獨自遨遊海上,除了捕魚以外,大部份時間都在那些無名小島之間,尋幽訪勝去了。由於他每次部平安無事歸來,而且漁獲量又多,羅老實夫婦也就懶得問他到了些甚麼地方。

終於,有一天,發生了一點事故,幾乎把一條小命都送掉了,但也因此收服了兩樣奇物,成了他以後行道江湖的得力助手。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羅天賂照著往例,獨自駕舟出海,離群駛往那些無名荒島,去找他自己的樂趣。

在這些荒島裏,有一座孤懸海外,雙峰並峙形似缺口囝環的怪島,最為他的喜愛.。不但因為島形環抱,把一部海水圍成內湖,成為魚兒的繁殖的好所在,而且不受風浪影響,水平似鏡,也是玩水最好的地方。

更妙的是全島一片翠綠,四季長春,奇岩怪石,到處聳立,洞窟縱橫,幽趣橫生,對於一個好奇的孩子來說,再也沒有比這兒更好玩的了。

但最使得羅天賜感到興趣的,卻是島上的許多奇禽異獸,幾乎都是古籍所載,早就已經絕了種的東西,不但可以賞心悅目,欣賞它們的生活動態,而且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聞,印證所學。

因此,自從發現這個小島以後,對於別的地方,再也不想去了,每次出海,總要溜到這兒,玩上半天才走。

同時,他也不願把這島上的情形,告訴別人,深恐別人到這島上來侵害那些生物,幹擾了它們的寧靜,其實,他也沒有深深地想上一想,這地方他能發現,別人難道就不會發現嗎?

為甚麼會始終沒有人來呢?假如打聽一下,知道這個島子,是大家視為畏途的魔島,恐怕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再到這兒來玩了。

這天,當然沒有例外,他離隊以後,駕著小船,又駛進了這座環島的內湖。

然而,當他將船停靠岸邊,登陸以後,立即發現情形有點不太對勁,往日散布各處的奇禽異獸,竟然一隻也沒有看到,根本不知道到那兒去了。

羅天賜不禁大感奇怪,好在他同這些自然界的飛禽走獸,相處久了,對於鳥獸的足跡,多數都能加以辨認,一時好奇性起,決心循跡追查,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本來,島上地勢崎嶇,很難行走,平日他來這玩的時候,最不多都在一些平坦的地方走走,並沒有向島中深入,今天為了探查禽獸失蹤的怪事,卻不知不覺地被引得走向那兩峰並峙之中的幽穀,由於他人小身輕,又複力大無窮,這一段路例沒有難住他,不一會兒,就讓他鑽進幽穀的深處。

不過,使得他非常不解地,在穀中走了這麼久的時間,不但沒有看到任何鳥獸的影子,甚至連鳥獸鳴叫的聲音,也沒有聽到一點,如果不是地麵的足跡,很明顯指向這兒,他簡直會懷疑自己是否走措了路。

最後,當他爬上一堆擋在路中的高岩上後,總算讓他有了發現。

不錯,在那高岩的下麵,有一片綠草如茵,空曠無比的穀地,那些失了蹤的禽獸,竟然全部集中在那片穀地之上,黑壓壓的,搞不好有幾萬頭。

更怪的是,那些奇禽異獸,竟然壁壘森然地分據穀地兩側,禽是禽,獸是獸,絲毫不見混雜,而且全都靜悄悄地,沒有半點聲音,怪不得他走了十天,一直要等到爬上了這塊高岩以後,方始有所發現。

羅天賜的膽子雖然很大,人卻非常細心,一看到這種現象,並沒有冒冒失失地,馬上翻下岩去,卻異常小心地立即將自己隱藏起來,然後利用樹木山石的掩護,輕巧巧地溜到高岩的邊緣,從兩塊大石的夾縫中,將頭伸了出去,仔細觀察一番,看看它們聚在穀底,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二疋睛細看,可更把他給看呆了,如果不是新眼所見,說甚麼他也不會相信,世界上會有這等奇事原來在那穀地上麵,不但禽獸分群,互不混雜,就是禽與禽間,獸與獸間,也一種一種地,各自分得清清楚楚。而且都是一種一種的,令人一目了然,就是經過訓練的人,恐怕也不會有這麼聽話。

在那麼奇禽的最前麵,是一隻赤紅如火,形似公雞,尾羽特長,點綴著五彩圓班的大鳥,羅天賜一看,就認出那是百鳥之王的“赤鳳”。

稍後則為形狀相同,身體略小的四隻大鳥,一隻混身金黃,一隻潔白如霜,一隻純青,一隻烏黑,羅天賜也分別認出它是古籍中所說的“鷂顯”,“鷓鷂”,“青鴛”,“黑簏”,與“赤鳳”同居,號稱五方神鳥。

再後,隻數就多了,雖然有好多羅天賜還是第一次看到,但經過他把它們的形狀,一與胸中所請的古籍,互相印證,也差不多都能叫出它的名字。

至於異獸之前,領頭卻是一隻口吐煙火,滿頭長鬃,似獅非獅,似虎非虎的怪物,正是號稱百獸之王,得了一點龍氣的“狡狙”。隨後的怪物,隻隻凶惡,也全是山海經,述異記才有的東西。

禽獸對峙,雙方虎視耽耽,全都緊緊地注視著對方,顯而易見,這是一場千古難見禽獸大會戰,羅天賜目睹此狀,那裏還舍得離開,雖然知道隻要一不小心,讓它們發現自己藏在高岩頂上,馬上就是大禍臨頭,還是鼓足勇氣,停在那兒,一瞬也不瞬地向下望去,隻不過特別小心,決不讓自己弄出甚麼聲響來罷了他到得可正是時候、禽獸雙方,大概才將陣勢布好,尚未開始搏鬥,就在他將身體隱藏好的時候,戰爭也正好開始!首先,那頭“狡狙”開始發難,猛然一聲狂吼,尾巴一擺,獸群之間,馬上竄出一頭鵪目蛇尾,醜惡無比的怪物來,衝向中央空出的那一段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