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這樣喝水可以防治疾病(七)(1 / 3)

喝水能防治失眠

世界各國的研究都表明,水這種神奇的液體對於人的身體很重要。我們的身體將近75%由水構成,而大腦含水量甚至可達85%。為了使得整個機體能夠正常地運轉,身體內部的水位必須夠高。缺水可使機體重要的功能受到限製,而最終導致生命受到威脅。睡眠這一由大腦指令進行的活動,也會因為身體某些部位的缺水而出現問題。失眠的原始起因在於身體裏水的缺乏。

睡眠或覺醒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它不是人能完全自主控製的活動,而是一個被動過程。它不像人體某些活動可按人的意誌,說來就來,要止則止。失眠的人常常為難以誘導自己進入睡眠而苦惱。其實早期的輕度失眠,經過自我調理的辦法就常可得益。所以遇到失眠的問題要平靜對待,首先應找到失眠的外因。

從現象上來看,造成失眠的因素有很多,大多和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健康習慣等方麵有關。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1.違反生理時鍾引起失眠:如大小夜班輪值的工作,或出國旅遊穿梭不同時區;有時極度興奮,喜極而泣也會失眠,但通常是短暫的。

2.原發性失眠:此類病人並無特殊疾病,通常是先天操心型的人,容易緊張、焦慮,平時睡眠質量也不好,遇到重大壓力、精神負荷增大時,就更睡不著,久而久之,就成了慢性失眠,即使壓力消失了,香醇的睡眠也不再複得。除了壓力導致失眠外,有些原發性失眠者,可能連失眠的原因是什麼都找不到。

3.突然受到重大事件的衝擊:如親人死亡,夫妻離異,失業,公司倒閉,股票起落等,造成情緒不穩定、失落、驚慌,久久不能平靜,以致夜夜難眠,但通常一兩個月就會恢複,是短期的失眠,但少數也會演變成慢性失眠。

4.內科疾病:關節炎及各種酸痛症,可能會痛得病人晚上睡不著;心髒衰竭的病人,當平躺睡覺時會喘得更厲害,所以必須坐著睡覺,影響睡眠質量;其他甲狀腺疾病、肺病、尿毒症,都可能失眠。

5.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病人常伴有失眠,特點是清晨兩三點醒來,再也難入睡,躁症病人晚上根本不想睡覺,精力無窮,半夜打電話找朋友聊天,活力無限,不斷地往外跑,有時幻聽,無法安靜入睡。其它如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精神分裂症病人,都可能時常睡不著。

6.藥物:如類固醇,有些人服少量會失眠,大量服用則造成精神異常。哮喘藥如支氣管擴張劑使心跳加快,興奮神經而睡不著。另外毒品如大麻、海洛因、安非他命,會影響腦胺、興奮中樞神經,產生失眠、幻覺。

7.婦女絕經:婦女於絕經時產生潮紅、盜汗、失眠等綜合症,有些經前綜合症患者會嚴重的焦慮、不安、疼痛、甚至失眠。

8.醫源性:醫生給病人安眠藥或病人自己服用安眠藥,日久成習,最後安眠藥也失效了,隻好夜夜失眠。

9.刺激性飲料: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會擾亂正常睡眠。至於酒精,開始喝酒時,可促進睡眠,但長期喝酒,就會上癮,久了會影響正常睡眠,而且酒精會快速代謝,使其安眠作用於下半夜消失,又有頭痛、流汗、心悸等不良副作用,使人更加痛苦。

有些人失眠一段時間後,為了讓自己精力充沛,便會強迫身體進入休息和睡眠狀態,強迫手段就是借助安眠藥非正常入睡。安眠藥就是通過抑製中樞神經組織的興奮點,起到安眠作用的化學試劑。科學實驗證明,一個健康的人,在睡眠的時候,腦內能分泌出一種叫內啡肽的物質,這種物質能抑製腦神經係統,使人安然入睡。所以,如果身體缺水,腦部就會忙著從周身搶奪水分,從而無法顧及去釋放內啡肽讓人正常人眠。人們並未注意到這一點,而是借助安眠藥強製自己入睡。

一般的安眠藥毒性都比較大,其藥物分子進入血液,經過肝髒,由肝髒解毒。在這個過程中,肝髒產生一種分解安眠藥的酶。安眠藥吃得越多,酶分解得越快,所以服藥量也越來越大,正常的藥量就不起作用了,而加大藥量將給身體帶來很大危害。

其實,失眠的起始原因多數與身體缺水有關。比如抑鬱、緊張、焦慮、哮喘等。所以必須借助白天的大量飲水及適當運動來排泄體內有毒物質,或在睡前用溫水洗腳、泡澡等行為讓自己自然進入夢鄉,而不是一味地借助安眠藥。配合水療和運動的還有其它方麵,比如一些健康的食物、良好的生活習慣等。這樣你才能有一個健康的睡眠。

最可行的辦法是,白天多喝水,加強尿量排出。不安的心理往往是體內某些物質積壓太多所至,正如我們的辦公桌的零亂和肮髒給我們的情緒帶來緊張、不安、煩躁、鬱悶一樣。隻有把體內的毒素、廢棄物都排泄出去,把該暢通的關節脈絡都打通了,就像幹淨的流水一樣我們的身體才會一片清潔,憂鬱不安自然也會消除。

健康小貼士:補水與補鹽

我們的身體非常需要鹽。在脫水和食物中鹽分極少的情況下,體內的鹽分含量就會降低。鹽是滿足肌肉和神經活動的重要物質。氣候炎熱時過多地流汗,會導致鹽分缺失,由此經常出現的症狀之一,就是我們缺乏足夠的能量從事任何活動;另一種症狀則是肌肉疼痛和痙攣。

所以,患有慢性疲勞綜合症的人,在增加飲水量的同時還應增加鹽分的攝取量,並逐漸擺脫含有咖啡因的提神性飲料。在一段時間以後,身體的三磷酸腺苷儲量才能恢複正常,並使神經纖維的運輸係統正常運轉,從而才能擺脫疲勞感。

八、水能預防和緩解其它疾病

喝水止頭痛

頭痛是一種常見症狀,根據英國一項調查的統計數字顯示,有85%的人在一年之內最少會頭痛一次,亦有38%成年人將會在兩個星期之內遭受到頭痛困擾。由此可見,頭痛這個病症是多麼常見。

頭痛可作為神經係統原發病的一個早期症狀或中、晚期症狀,如腦腫瘤患者前期以頭痛為主、腦出血病人多較早出現劇烈頭痛。頭痛也可以是全身疾病在頭部的一個表現形式,如嚴重的細菌性感染時出現的頭痛等,也可以是頸部疾病,肩部疾病及背部疾病的症狀。正是由於引起頭痛的原因多而複雜,因此其臨床分類也十分複雜。

對一般性的頭痛,很多人認為隻是小毛病,比如感冒時可能會頭痛,餓時會頭痛、經期前後會頭痛,蹲久了站起來會頭痛。偶然頭痛,應無大礙。不過,如果長時間頭痛,就得注意,因為這種疼痛可能是重病的先兆。

原因不明的頭痛往往是因為壓力太大或睡眠長期不足加上身體長期缺水,一時虛弱所致。其它不可不防的頭痛病因包括:腦腫瘤、高血壓、中醫認為的肝風內動、頸椎骨退化等。

曾經有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學生經常頭痛,她的醫生父親以為這隻是用腦過度或工作壓力而導致的神經性疼痛,於是便自作主張開了一些止痛藥讓她服用,可是這種時斷時續的疼痛依然持續了3個月。有一天她突然眼前發黑,臉紅耳赤暈倒在回家的路上,送到醫院搶救1小時後她的家人被告知其由於急性腦出血搶救無效死亡,而引起她腦出血的罪魁禍首是她大腦內一顆毒瘤。

可見頭疼並非小症,長時間持久的頭痛頭暈,就應該積極尋找原因,再做針對性的治療,不能盲目地使用藥物等,以免延誤病情。

研究發現,頭痛病人可以從多飲水中受益。頭痛門診研究發現,將近1/4的病例與一時飲水過少有關。為減輕症狀,患者必須小口喝下3~4杯水。相比之下,茶和果汁卻對頭痛無能為力。研究發現,每天喝8杯水的人(2000毫升左右)可將頭痛的幾率降低60%。

都市中人每天奔波勞碌很辛苦,上班族在密閉的空間、渾濁的空氣中一呆就是八九個小時,有時忙起來,一天顧不上喝一杯水,職業病越來越普遍。工作辛苦,人體會變得虛弱,多喝水補水是防止頭痛,強身健體,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