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子勝見了,嘴角一絲滿意的笑容一閃即逝,他反手抽出隨身玉佩,舉在手中大聲說道:“爾等可知這玉佩?這是大王欽賜貼身玉佩,見其如見大王。”說罷,又拿出一道絹帛,手一揚,“爾等可知這又是什麼?這是大王讓我聚兵抗吳的密旨,有封賞旅帥以下軍官之權。今日,本公子在此盟誓,今後作戰,我軍唯以軍功論賞。無論王孫貴族或是平民百姓,亦或是奴隸死囚,不論出生,加官進爵俱按軍功,若違此誓,有如此桌!”
熊子勝說罷,鏘一聲斬斷身側案桌一角,兩個方陣的士兵呆了片刻,忽地舉起長矛大戟,縱聲歡呼起來:“將軍英武!將軍英武!”
呼嘯聲驚天動地,四下草木叢林中的宿鳥紛紛驚得漫天亂飛,更壯聲勢。
熊子勝這番話說出來,就連一旁聽著的文種都聳然動容,雖然他善於政務,謀略眼見高於常人,但聽到以軍功論賞,加官進爵俱按軍功,饒是他才智無雙,仍覺得不可思議。
雖然他為楚國官員,但他仍是楚國士族,重視血統出生。他的見識畢竟受時代限製,如今可是奴隸製還沒有消失的年代啊,貴族是貴族,賤民是賤民,代代傳承,涇渭分明。奴隸主貴族要封爵,隻要隨軍參戰,不管戰果如何,戰後都會受爵,而平民要想享有這種待遇,簡直難如登天。公子勝循軍功加官也罷了,竟然連封爵也循軍功?這真是前所未有的事,真有石破天驚的感覺。
熊子勝將大家的反應看在眼裏,心中暗暗得意。這可是他想了老半夜,才想出的迅速壯大力量的一個辦法。他是一個家破人亡的流浪孤兒,手下就幾個老弱病殘的家將。而闔閭乃是一個英明君主,其手下孫武、伍子胥等人統軍機變、政務謀略當世少有。
如今楚國危亡之際,唯有集聚全國兵力和軍心才能與闔閭一戰。別人不能給這些士兵的,他能給,哪怕隻是一張遠期支票,照樣有無數人會聞風而來。那時……
這樣的一句話聽起來簡單,在當時可是打破了人們一向認為天經地義的上千年的舊製度,春秋末期,正是曆史的一個大轉折期。社會各種製度舊的敗壞、新的未生,這個時候不需要十分周全詳盡沒有破綻的完美新政策,隻要你有一條先進於別人的改革,在這新舊更迭的曆史轉折大時代,就能把別人遠遠地拋在身後。再過一百多年,那個偉大的改革家商鞅提出這一條改革之時,對秦國軍隊的作用顯而易見,但諸國卻沒有效仿施行的,蓋因阻力重重,不是有大魄力的君主,總是有些抱殘守缺,寧穩勿動的想法的。
熊子勝知道,今日這番話不但對他這一萬士兵會產生一種無法估量的激勵作用,而且這個消息一旦傳開,將有數不清的當世豪傑聞風而來。對楚國大地上散落頹敗的將士將是一種怎麼樣的動力?至於楚王那裏,天高皇帝遠他已經顧不上了。
考慮到他還要爭取楚國內部世家貴族們的支持和擁護,“貴族無軍功不再受爵”這一條他提都沒敢提,現在他可是需要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
熊子勝見全軍人人鬥誌昂揚,許多人眼中都放出了興奮的光芒,這才滿意地一笑,揮掌如斬,朗聲喝道:“你們看到站在台上的兩個壯士沒有,他們是我麾下的精衛,若你不善騎術,可上擂台比武。若你善於騎術,可上馬比武。最後從參與者中選出前六名挑戰他們兩人。勝者,加官進爵領軍作戰。敗者,亦可以在虎賁軍中磨礪,下次再來。”
說到此處,熊子勝大聲吼道:“男子漢大丈夫者,楚國危亡之際不應該萎縮於山林,苟延與市井,做男人該做的事情,搏殺疆場,為楚國的複興,為死去的祖宗、為活著的自己、為子孫後代,拚命吧!演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