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牢城之所以能如此繁華,除了城主治理有功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葉王二家。這兩家財大勢大,家中長輩在城裏也是德高望重。城主有個什麼事,往往也會請兩家到場參與商談,直到最終的定奪。
可以這樣說,如今的蒲牢城,明著是城主掌管。但實際上,卻是三家共立,缺一不可。之前說過,那王家掌握多條經商之道。對於一座城而言,商道往往直接關係到整座城的繁榮與否。蒲牢城自古便被稱作魚米之鄉,絲綢、糧食、鹽都是此地盛產,之所以能運往各處。王家在其中,可謂是功不可沒。
若沒了王家的經商之道,關係脈絡。蒲牢城的繁華,起碼會大大削弱一半。
這樣一來,作為一城之主的歐陽無鋒在某些方麵可就難做了,比如這女兒的婚事。
王家的家勢,在蒲牢城中也是非常強盛的。若是能夠結交得到,對歐陽無鋒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好處。更何況那王家之子自稱素來仰慕歐陽瀅,想與之結為連理。
因此,他才會答應讓那王家的長子王子威與自己的女兒相親。這些,也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作為當事人的葉秋水和歐陽瀅知不知道這些?原本是不知道的。葉秋水原本以為歐陽城主會在葉王兩家之中挑選一家,而現在直接與王家接觸,十有八九是直接不考慮葉家了。也難怪,葉家在財力物力方麵,是略有不如王家的地方。而那王家家主也是詭計多端,誰知道他耍了什麼手段,讓歐陽城主如此行事!
不過,心中縱然有萬般不滿,他們也隻能忍氣吞聲。畢竟,即便兩人再如何情投意合,也不能公然為背家中長輩的意思。
大建王朝是一個以禮治國的大邦,仁義禮智信缺一不可。以儒門大義來看,最講究的便是“父慈子孝”。父輩仁愛,晚輩孝敬,這是理所當然的。當然,父若不慈,子自然可以不孝。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都有雙麵約束性。這才是真正的大義,而非一味的專製。
對於葉秋水和歐陽瀅二人而言,父輩的關愛可謂是無微不至。因此,他們也沒有什麼理由違背尊長的意思。
其實,葉秋水的心中還有無盡的恨意。他生性剛直不阿,見不慣的事情最不喜歡藏在心底。此時此刻,得知城主安排歐陽瀅與王子威相親這件事,他恨不得立刻找到王子威,將其碎屍萬段!
他對王子威的恨,由來已久。那王子威是個紈絝,葉秋水最恨的也是這類不學無術之人。雖有滔天恨意,但礙於他的家世,也不好公然對抗。隻得每次相遇之時,盡量避遠些。
此時,歐陽瀅拉住了葉秋水的手,葉秋水心中咯噔一下,方才那滿腔怒火頓時消於無形,取而代之的,卻是無盡的空虛和無助。而他,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他已經十五歲了,已是情竇初開的年紀。麵前這個少女,同自己一道長大,可謂兩小無猜情投意合。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卻隻能這般偷偷摸摸地相見,真叫人唏噓。
歐陽瀅比自己矮半個頭,葉秋水低頭看去,此時的她雖然低著腦袋,但葉秋水也看得出她的臉頰紅了,是那種羞紅。
歐陽瀅的心思,他怎能不明白?隻歎是世事無常。
良久,他才吐出一句話:“那王子威哪裏是真心喜歡你,分明是想借助你的身份,攀上高枝罷了。王家也可以借此在這蒲牢城中呼風喚雨,獨當一麵。瀅兒,你放心。我定不會讓那王子威得逞,任何人都不能把我們分開,我們約定過,我一定要把你風風光光的娶進門的!”
歐陽瀅的臉上,顯露出幸福的笑:“隻要有這句話,我就滿足了。我也不希望秋水哥哥因為我而與那王家結仇!能和秋水哥哥在一起,無論在哪裏,都是幸福的。哪怕是天涯海角的流浪,也在所不惜。”
兩人在這空無一人的荒郊野外,就此相擁,沉浸在甜蜜與幸福之中。
世人常歎“最卑微不過愛情”,然而在此時此地,對於這兩個年輕人而言,愛情卻也是如此的簡單。
就是青梅竹馬的誓言,兩小無猜的相伴。
或許,這就是愛的本質吧。
不需要豪門大家,也不在乎金銀首飾。
一切物質都是虛偽,唯有本心不變,才是真的永恒!
民間有傳言,天上的銀河攔住了一對癡男怨女。唯有每年七夕之日,才有喜鵲成橋讓他倆相聚。王家就好比是攔住葉秋水與歐陽瀅的銀河,但是,他們的鵲橋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