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修仙之道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境界,層次分明,真詳細啊!”葉秋水聽完枯葉道人關於修仙境界的敘述,不由的暗中感歎道。
尤其是枯葉道人所說的那些修為高深之人的種種能力,簡直是匪夷所思。登萍渡水、飛簷走壁都隻是小菜一碟。淩空虛度、移山填海,這才是大神通!更何況,據說修煉到世間道法之盡頭還能飛升成仙,那又是怎樣一番逍遙?
葉秋水簡直不敢想象。
想到此處,葉秋水不免問道:“師父,這世上當真有仙人麼,人真的可以修煉成仙嗎?”雖然知道枯葉道人是修仙煉道的高人,也知道這世上存在很多的修仙門派。但是,對於傳說之中才存在的仙人,葉秋水還是有很多的好奇。
枯葉道人點點頭,說道:“是的,當人修煉到世間道法之盡頭,便會遭到天雷的考驗。若是能度過天劫,便能飛升成仙。不過現在和你談飛升成仙,還早得很。你現在要做的,還是腳踏實地地把眼前的修行做好。”
葉秋水心中也覺得枯葉道人說的不錯。以自己目前的境界,談飛升成仙確實很早。不過,同時他腦海之中也產生了很大的疑惑:“師父,你方才所說的修仙境界之中的前三層境界,也是世間武道修行的層次。如今,我——我經脈具毀,這還如何修行?”
這確實是一大難題。
按照枯葉道人的解釋:所謂的法力,便是修煉武道到了一定境界,體內的內力具備了靈性。隨後通過修仙門派上師的指引,經過特殊的修煉,才產生的一種能量。
世間任何修仙門派,都是從這一個關竅入手的,幾乎沒有別的法門。
而葉秋水如今卻是渾身上下經脈俱損,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如常人無異,但要想要繼續修煉武道,卻是根本不可能的了。氣海已破,無論如何修煉,都無法練出一絲內力。連內力都無法修煉而成,何談仙道法力?
所以,葉秋水現在才會有此一問。不過,他曾聽枯葉道人說過有一門專屬於自己的修仙之法,也不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法門。
聽見葉秋水終於問出了這個問題,枯葉道人的眉頭居然一下子就舒展了開來。他捋了捋自己的胡須,道:“秋水啊,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世間修仙之道,雖大多數都是以武入道,但這修仙之徑又不是隻有一條。不過以武入道之法,門檻低、易練成而已。我所傳授給你的,便是比以武入道精進速度更快卻又門檻較高的以心入道之法!”
以心入道?!
葉秋水一驚,不由的發出一聲驚呼!
枯葉道人解釋道:“就是以心入道。其實,世間修仙之道最關鍵的並不是前三層的武道修行。而是靈始境界之後的入定修行,也就是凝法境界。入定修煉所達成的定境,是修仙之道的第一個分水嶺所在。沒有資質的人,窮盡一生也無法入得門徑。而有資質的人,甚至就像是捅破一層窗戶紙一樣容易。而為師所傳授給你的‘淨心神咒’,則是凝神靜氣、使人進入定境的絕佳法訣!”
原來是這樣!葉秋水總算是有些明白了。隨後,他問道:“師父,我誦持咒文之時,時常能進入一種奇妙的境界。在那種境界之中,我居然可以清晰地看見周遭萬物。這個境界,就是定境麼?”
他一點都不笨,隻是一說就能夠結合自己的修行感悟發出疑問。
枯葉道人點頭道:“是的,那就是定境。我沒想到你這孩子居然能自行悟到定境,更沒想到你居然還能在這條路上越走越深,竟然到了第二重的攖寧境界。”
“攖寧?”葉秋水疑惑道。
“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者,攖而後成者也。”枯葉道人念出一段古諺。“你在入定之中可是觀周遭景象被蒙上了一層朦朧之光?這就是攖寧境界。。其實,為師傳你的以心入道修行之法在凝法之前也分為四個層次:入定、攖寧、坐忘、物化。”(此處借用現實中存在的名詞,境界劃分以及境界的描述都是虛構,畢竟作者不是修道之人,也不能印證其中的境界,隻是借其名而已,請勿與現實中的修行對號入座。)
“原來如此。”葉秋水說道。但是,轉而他心中又有了一個疑問。“可是,以武入道的法力都是從內力演變而來的。而這以心入道的修行,如何才算是邁入仙道門徑,如何才能凝練法力?”
枯葉道人解釋道:“所謂物化境界,便是與周身天地萬物同化,進入一種天人合一的奇妙狀態。等你什麼時候感受到了這種狀態,也就能感受到了法力,更算是邁入了仙道門徑。。好了,跟你說了這麼多,具體還是要落實到修行上的。我這裏有一樣東西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