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下一統(六)(2 / 2)

他們知道漢軍撤兵必然是去控製附近的州縣,如今城外的漢軍雖然不過十五萬之眾,但是擺出的姿態卻無疑是一副強者的姿態,在等待著他們出城野戰。

究竟該不該趁這個機會出城和漢軍野戰,一向果決的李世民這時候心裏無比的猶豫,不止是他,李淵,李建成,唐朝的重臣們也都是同樣舉棋不定。

禦書房內,劉文靜和唐儉隨侍在李淵身後,自從漢軍兵鋒抵達長安後,他們已經數日沒有誰過好覺了。

“世民力主出兵,建成執意堅守,你們說聯該聽誰的。”李淵看向了身邊的劉文靜和唐儉,兩個兒子相左的意見正代表著朝堂上的兩派人馬,李淵雖然平時稱得上英武果斷,但是現在麵對自己的身家性命,他第一次猶豫了。

“皇上,漢軍分兵,駐守各地,是想要困死我們,同時也是引我軍出城野戰。”劉文靜苦笑了一聲,先前李世民的做法已經讓他們喪盡民心,雖說成功地拖住了漢軍,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消耗了漢軍的糧草,但是漢軍現在的做法卻又抵消了他們先前所作的一切。

“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皇上,不能再猶豫了,如今郭孝恪就在城外,不如全力一搏。”唐儉沉默了片刻後,咬牙切齒地說道,他的家族早在漢軍掃蕩關中時,毀於漢軍之手,此時心裏剩下的念頭隻有殺了郭孝恪。

劉文靜沒有否定唐儉的話,如今局勢卻如唐儉所說一般,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戰也是死,不戰也是死,既然如此,不如全力一搏,或許還有幾分生機。

五胡十六國時,多少曾經強極一時的霸主僅僅是一仗失敗,就再無翻身之機會,或許漢軍和郭孝恪也是一樣。當年前秦苻堅號稱百萬大軍,最後還是一敗塗地。“好,三日後兵,聯親自上陣”小李淵終於做出了決斷,麵對著郭孝恪和漢軍的步步緊逼,李淵決定放手一搏。

隨著李淵的意誌,長安城內的唐軍調動了起來,而城外的唐軍大營亦是做出了相應的調動,這一切都沒有瞞過城外的郭孝恪。

“李淵終於按奈不住了。”三日後,郭孝恪眺望著長安城終於打開的城門,朝身旁的李靖道。

“他們繼續守下去,也隻是拖延敗亡的日子,現在有反敗為勝的機會放在他們麵前,他們是不會錯過的”小李靖在一旁道,如果真讓漢軍鞏丹住了關中和山西之地,隻要他們這裏糧草跟得上,長安就會在這種圍困下等死。

“皇上,雖然我軍野戰強於唐軍,但是我軍隻有十五萬人,在兵力上處於劣勢李靖有預感,這次和唐軍的決戰,將是異常慘烈的一仗。

“這一點聯亦知道,但是聯不相信四十萬唐軍個個都肯為李淵父子賣命。

”郭孝恪卻是不以為意地道,李靖的謹慎雖然是好事,但是有的時候,太過謹慎就不是優點了。

“民心,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什麼都不是,但是李淵父子並沒有絕對的實力,隻要直接擊潰唐軍中樞,四十萬唐軍就會不戰自潰郭孝恪望著出城的唐軍,不是他看不起李淵,李世民,如果再給他們幾年時間,他們會是自己在戰場上的對手,但是現在他們還差了些。

李靖順著郭孝恪的聲音,看向了出城的唐軍大部中,那代表著皇帝所在的明要色大旗,眼中露出了精光,李淵居然親自上陣了,雖然隻是坐鎮中軍,但是他這鼓舞士氣的舉動,亦將是唐軍的死穴,如果斬殺李淵於萬軍之中,甚至於隻要斬斷唐軍中軍代表皇帝的大旗,都足以讓唐軍崩潰。

“擊鼓,聚兵郭孝恪看向了身旁的親兵,既然李淵都已經出城了,他自然也不能怠慢。

隨著漢軍大營裏響起的鼓聲,接到中軍命令的各營將領,帶領著一營接著一營的漢軍人馬出了大營,開始列陣。

隨著升起的日頭,在平原上各自列陣的唐軍和漢軍,沒有派出騎兵前去騷擾對方,唐軍是騎兵不夠,而漢軍則是郭孝恪不打算太早打擊唐軍士氣,以免好不容易得到的這個和唐軍野戰的機會失去。

三十萬唐軍列成的龐大軍陣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而漢軍亦是同樣,麵對背城而列的唐軍,在結成軍陣後,開始緩慢地推進。爭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