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一統(八)(1 / 2)

爭隋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www.xunshu.org)

”軍廝殺中,中央戰場,隨著傳令的背旗兵馳討,始鋒漢軍士兵為親自衝殺的皇帝和虎賁營讓開了道路。

高達三丈。繡著盤旋的飛龍的皇帝大旗出現在了戰場上,當漢軍營壘中,過百麵的金鼓同時被擂動,郭孝恪一手練了十年的虎賁親軍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出現在了戰場上。

還未等李世民統率的一萬唐軍精銳殺到戰場中央,郭孝恪親自帶領的三千虎賁親軍和三千漢軍各營精銳,已經擊潰了唐軍在中央戰場上的重兵。

盡管李世民無比憎恨郭孝恪。但是麵對即使身為皇帝。卻仍舊親自衝鋒陷陣的郭孝恪。他心裏麵又充滿了敬意,因為他們是同一類人:

“殺盡管嘶吼聲被漢軍擂動的震天鼓聲所淹沒,但是李世民仍舊用盡了全部的力氣,如同野獸般吼叫了起來,帶著玄甲精騎和唐軍最後的精銳騎兵迎上了虎賁營和漢軍鐵騎。

李世民幾乎是聚集了身邊所有唐軍能戰的猛將,殺向了郭孝恪所在的皇帝旗幟,隻要砍倒那麵旗幟,殺了郭孝恪,這場天下之戰就結束了。

這時整個戰場。都因為郭孝恪的親自參戰,而讓漢軍瘋狂了。自古以來,主帥親臨前線。本就是最為鼓舞士氣的,而唐軍至今能在漢軍的進攻下始終維持著陣腳,便是因為李淵這個皇帝親自坐鎮中軍。但是現在郭孝恪這個比李淵更配得上皇帝二字的霸主親自上了戰場。對於漢軍的士氣的鼓舞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左翼戰場,李靖也看到了那麵在中央戰場上朝前推進的皇帝戰旗,一向是以儒將和鎮定自若的大軍指揮者出現在部下麵前的他,也少有的舉起了手中的馬槊。親自上陣了。仗都打到這份上了,正是氣勢如虹隨皇帝一起直破敵陣的時候了。

不止李靖動了。右翼戰場,幾手是中軍皇帝的戰旗出現在戰場之後。張須陀和裴仁基也都下令總攻了,沒有任何的留手,最後的預備兵力幾乎是一下子往唐軍最薄弱的一點進攻了下去,雖然兩人用兵不似李靖那般精巧,但是這時候兩人合力的一次猛攻。卻取得了最大的戰果。右翼戰場的唐軍被擊破的這一點。直接引了右翼唐軍的前軍崩潰。。漢軍,威武一波高過一波的高呼聲在戰場上響起和漢軍的金鼓聲一同呼應著,壓過了唐軍陣中的鼓聲。

全身披枉重甲的虎賁營和玄甲精騎碰撞在了一起。這兩支天下數一數二的重騎兵精銳終於展開了最後的對決。作為李世民耗盡全部心血打造的關中最強之兵,沒有辜負李世民的期望,在第一時間就阻遏住了虎賁營的衝鋒。

兩股鐵騎兵的浪潮,就好象洶湧的惡潮互相拍打。直到粉身碎骨。雙方的騎士凶悍地刺出著手上的馬槊。掉下馬的騎士則是揮刀廝殺。

李世民為前驅的一千玄甲精騎,成功地阻擋住了漢軍鐵騎的衝鋒之後。其餘唐軍騎兵和漢軍騎兵陷入了亂戰中。這時候雙方都圍繞著郭孝恪的皇帝戰旗廝殺了起來。

唐軍中,李淵看著停下來的漢軍皇菲戰旗,果斷地投入了中軍最後的兵力。他要用數倍於漢軍的數目活活地拖死郭孝恪。

而中央戰場上。廝殺的漢軍步兵也是向著皇帝戰旗彙聚著,護衛著衝擊力無雙的重騎兵的兩翼。

郭孝恪端坐在馬上,看著李世民的帥旗朝自己逼近,手中握著的黑色馬槊上垂下的櫻絡如同火焰般在風中飛揚。自從在戰場擊敗號稱再世項羽的楊玄感之後。他已經很久沒有在戰場上遇到可以一戰的敵手了。

“殺郭孝恪手中的馬槊指向了天空。他身旁的一眾漢軍猛將也是一同高聲呼喊起來,主動殺向了朝他們殺來的唐軍騎兵箭頭。而他們後麵。數匹雄峻的戰馬拉動的牢固戰車也一同移動起來,這輛戰車正是插著郭孝恪的皇帝戰旗。三丈餘高的旗杆。是海碗般粗細的堅硬原木。用來係住旗幟的也是緩緩相扣的鐵環。而非普通的繩索,整輛戰場極為沉重,才需要數匹戰馬才能拖動。

一切無他,隻因為郭孝恪的皇帝戰旗實在是太過重要,而郭孝恪自己過去在戰場上便經常斬將奪旗,麾下更有秦瓊,蘇定方這些神射。可以射落帥旗,因此麵對以善射而稱的李世民和關西猛將,他不敢怠慢;

戰場上。郭孝恪的皇帝戰旗再次移動了起來,帶動了廝殺的漢軍士兵的軍心氣勢,如同海潮般朝唐軍壓下,讓李淵調動上來的最後唐軍兵勢給壓了下去。

李世民看著越來越近的皇帝戰旗,他知道漢軍雖然強猛,其軍勢如同燎原的烈火。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郭孝恪這個不可戰勝的軍神皇帝身上,而且不管他們多麼善戰。他們的兵力始終太少,這是致命缺點,絕不能久戰。

終於雙方的猛將和精銳騎兵麵對了,秦瓊,羅士信,蘇定方。尉遲恭,裴元慶。沈光,程咬金。柴紹,侯君集。李孝恭,薛舉,薛仁易,羅成。李元吉。這些已經被戰場催了全部凶性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