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朔白雲觀,遊人如織,香火旺盛。其規模宏大,布局緊湊,供奉著眾多的神仙,是龍朔最大的道觀建築,也是龍朔著名的道觀之一。元朝大國師,道教全真派始祖長春真人邱處機羽化後就葬身於長春宮東側白雲觀內。白雲觀內環境清幽雅靜,富麗而不失古樸自然。花木蔥鬱,綠樹成蔭,遊廊迂回。
上午八點,朱憬汐就來到了白雲觀,開始遊玩起來。他來龍朔已經有十天了,再過三天就是K大學新生報道的時候。由於他好遊山玩水,愛訪名山大川、名勝古跡,所以這幾天來他一直悠閑於龍朔的各處名刹古寺、道觀宮殿,好不自在。
可能是暑假期間,又是上午,遊人也多了起來,朱憬汐在人流中沿著中路向一處山門走去。
山門為石砌的三券拱門,聽旁邊有一個像是導遊的人正在對五個年齡不等的遊人說道:“這三個門洞象征著‘三界’,跨進山門就意味著跳出‘三界’,進入神仙洞府。”朱憬汐顯得很高興,邊向前走邊向山門石壁看去,發現上麵雕刻著的流雲、仙鶴、花卉等圖案,其刀法渾厚,造型精美。中間券門東側浮雕中隱藏著一個巴掌大小的石猴,來往遊人隻要知道點關於石猴來曆的都要上前摸一摸,石猴已經被摸的鋥亮鋥亮的。有這樣的傳說:“神仙本無蹤,隻留石猴在觀中。”這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來白雲觀的遊人都要用手摸摸它,討個吉利。觀內共有石猴三隻,分別藏在不同的地方,若不誠心尋找,難以見到。若是福緣深厚,被你尋著,其造化也是不可限量的。朱憬汐雖然不在乎自己今天到底能摸到多少石猴,但是來到了石門,也還是誠心的去摸了一把。
進入山門,進入白雲觀的深處,品味其中的道風靈氣。
一路走來,所見殿堂樓閣不計其數,建築風格多是明清兩代。
不說別的,但從這份規模來說,就可見這裏所供奉的神仙是何其多也。上有三清、大帝、五老、天王、天師、元帥…,下有真君、元君、五嶽、星君、娘娘、八仙、六子甲子神等等不計其數。
像白雲觀這樣的“聖地”,朝拜者更是不少,殿外的庭院擺放著的幾個大香爐是供善男信女們燒香紙、點紅燭用的。
朱憬汐此時正在邱祖殿,望著正中擺放著一個巨大的“癭缽”讚歎不已,據說此癭缽係一古樹根雕製而成。此缽為清朝雍正皇帝所賜。傳說觀內道士生活無著落時,可抬著此缽到皇宮募化,宮中必有施舍。邱處機的遺蛻就埋藏於此“癭缽”之下。
忽然旁邊有一個人說道:“這些趴在地上磕頭的信徒們有點可笑,都什麼年代了。如果磕頭能解決問題的話,世上豈不是沒有煩惱了,反正我就不信這些。”
朱憬汐向旁邊看了一眼,原來是一個打扮的有些時尚、神情有些高傲的小夥兒對著他身邊的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女子說道。
“你能不能少說幾句,人家本是一心來求神保佑的,你這麼一說,我還怎麼誠心求神啊。”女子有些生氣的說道。
如今社會,崇尚科學,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已經不信什麼鬼神了,所以剛才那個男子所說的話,卻沒人理會,大家各做各事,各自堅持著心中的信念。
“我看你是錢多的沒地方花,一來到這,見公德箱,你就往裏仍錢,你這是……”男子顯然是個迂腐之人,不知道什麼場合說什麼話,這不,話還沒說完,不知道怎麼的,腳拌到了門檻,整個身子朝殿外摔去,帶著的眼鏡也不知道飛向哪裏。
朱憬汐笑了,心裏想到:“好個愚蠢之人,雖說當今是科學時代,很多人也迷信科學到了麻木的地步,不是說科學有錯,錯在這些盲目之人在追求某件事物的時候,把自己給丟了,他們忘了自己還有一顆‘人心’。雖說物質第一,意識是物質的產物,但是物質是死的,人類文明是在人類思想的主導下形成的。所以說物質雖然是第一,但不是主導,人還是應當找回自己的‘心(意識)’,把握住自己的心,去開創出更多的文明。”
朱憬汐認為佛魔鬼神雖然給人的感覺有些荒誕不經,你可以不信,但是當你遇到他們的時候,你卻不能對他們不敬,佛魔鬼神你可以不必在意,但絕不可欺,更不要輕易招惹!因為這裏牽扯到一個人心、一個我們普通人所悟不到的思維層次的問題…
離開邱祖殿,四處遊來,朱憬汐發現自己來到了三清四禦殿,這裏為兩層,底層供著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官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朱憬汐來到第二層,原來這裏供奉的竟然是在道教裏頭有著至高象征意義的三清,分別是元始天尊(即創造宇宙萬物的化身,也說是盤古)、靈寶天尊(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
“不虧是白雲觀,曆史悠久,收藏豐富啊。哪像我家那道觀,就供三清,而且還是師傅他自己木雕的,平時也不見他供奉過。”當朱憬汐發現這裏有一座唐代漢白玉石雕的太上老君像以及收藏的一部由明朝第43代天師張宇初及其弟張宇清奉詔主持編修的《正統道藏》時,忽發讚歎。《正統道藏》裏的內容他是有些了解的,可以說這是一部研究道教教義及其曆史的百科全書,其中有大批道教經典、論集、科戒、符菉、法術、齋儀、讚頌、宮觀山誌、神仙譜錄和道教人物傳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