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漁場場長江大山要招聘一個有頭腦會管理的助手。
說起來江大山就夠有頭腦的了,十年前,他是縣水利局的技術員,下鄉搞了一次水利勘測,回到局裏就遞了辭呈。當同事們還在為他的“壯舉”摸不著頭腦的時候,他雇了輛車把家搬到了全縣最出名的窮地方——蓮花村,又求親告友湊了四萬多塊錢,把相鄰的五個水泡子,推成八平方公裏的漁場。如今蓮花漁場每年都為市場提供鮮魚幾百萬斤,江大山也成了省內外小有名氣的農民企業家。
這天,來了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說他叫常流,是省農業大學的學生。常流在江大山麵前談了自己對漁場管理的想法和點子。
“我認為,第一步,應該把漁場到蓮花村這六點五公裏土路鋪成水泥路,讓到漁場的客人免去顛簸之苦。第二步,讓人去河南買來些荷花栽進漁場,讓蓮花漁場名副其實。有了這些,就可以走第三步棋,把單純的漁場改成垂釣場、風景區,為城裏人遊覽度假提供方便。接下來就是建立為垂釣者和遊客提供的服務設施,如飯店、旅店、商店、卡拉OK廳,錄像廳,還得購置遊船、氣墊床、泳衣……”
江大山站了起來,說:“好了,從現在開始,你就是蓮花漁場的場長助理!小夥子,把你的本事施展出來吧!”
江大山采納了常流的意見,不到一個月,水泥路鋪好了,荷花也栽進了漁場。望著煥然一新的漁場,江大山對這個才華橫溢的小夥子更信任了,對他的話也是言聽計從。
常流關於吸引垂釣者到漁場釣魚的計劃也開始實施,廣告在縣電視台播出後的第二天,就有幾個釣魚愛好者帶著魚竿來一試身手。
不久,江大山帶著妻子參加了省農民企業家聯合會組織的參觀考察團去南方旅遊,他把漁場交給常流全權負責。可誰知道走了還不到十天,就一連接到三個電話,催他火速回來。在縣城火車站,江大山見到了來接他的王寶山。王寶山是他的遠房親戚,從建漁場時就跟著江大山幹,是蓮花漁場資格最老的工人。王寶山告訴場長,他走後,常流把原定的10元錢釣一個小時,降到5元不算,還不讓早晨投餌喂魚。王寶山是負責喂魚的,江大山臨走時特別叮囑他,為了讓魚少咬鉤,早晨要增加投餌量。
“常助理為了標新立異出風頭,竟然出此損招,早晨不投餌,魚兒餓了一夜,當然愛咬鉤,能釣到魚,垂釣者自然多,漁場損失可就大了。我粗略算了一下,這幾天平均每天200多人來釣魚,按每人多釣20斤計算,就是4000斤,每斤魚5元錢,正好2萬元,十天呢,20萬元打了水漂了。我據理力爭,他說我目光短淺,還要停止我的工作,我搬出了你,他說你是小農意識,目光短淺,萬般無奈才……”
“好了,別說了!”江大山氣衝衝地打斷了王寶山的話。他在心裏說,你個黃嘴丫子沒褪盡的小子竟如此狂妄自大,我江大山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我小農意識、目光短淺,敢情不花你的錢你不心疼,二十萬哪,再這樣繼續下去,漁場就得被敗光。
常流正和垂釣者談笑風生,見場長來了,愣了一下,迎了上來,說:“怎麼樣場長,沒想到吧,會有這麼多人光臨漁場,我還有個打算,咱們設立個垂釣獎,一等獎獎金一萬元,那樣垂釣者的積極性會更高。”
江大山從兜裏掏出一遝人民幣,遞給常流:“我這廟小,養不起你這尊大神,這是你的工錢,你走吧!”
常流萬萬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被炒了魷魚, 他還想據理力爭,“場長,能說說解聘理由嗎?”
“我這廟小,抗不了你糟害……”
“你是場長,可以隨時撤我的職,辭退我,可我還是要說,你可能認為我損害了漁場的利益,可你想過沒有,頭幾天才幾個人來,今天已經超過了四百人,他們坐漁場的公交車,在漁場的飯店吃飯,在漁場的商店買東西,在漁場的招待所住宿,僅這幾項我們收入多少錢?現在全縣,乃至臨近幾個縣都知道在我們漁場可以釣到魚,可以玩的盡興,你花幾十萬元做廣告也不會有這個效果。江場長,我希望你能摒棄小農意識,往長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