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夜會(1 / 2)

三月初三的選妃宴,其實隻是為李景掌握皇權,而做的前期準備而已。

皇後之位訂在孤獨雁的獨女孤獨娥娥後,李景便間接掌握了東北兩大營的兵權,又因獨孤雁在軍中的威信,又為他平添了很大一股來自武將的助力。

貴妃之位便是佘家二女佘芳。佘司羨雖然名譽不好,可終究是先皇選的鋪政大臣之一,石勒與穆義先後過逝之後,便隻有佘司羨與上官敬瑭操持朝臣。

李景現在想要行使皇權,必然會得到佘司羨的支持。

上官敬瑭怎麼也算李景的娘舅,隻要沒有利益衝突,自然也不會阻礙李景行事。

選妃宴當天,皇太後又為其他年紀小,又沒有實權,卻很容易被人煽動的親王們、選了無傷大雅的正妃,親王們一成親便是成年,自然要到各封地就任。

隻有封王稱謂,卻再無一人像李衍那樣管理一方實權,皇太後在石勒之後的第一場改革,可謂大刀闊斧,為李景將來清掃了不少的麻煩。

但蜀地的壽王李衍,與北方恭肅王李廷之和久居興京的太皇太後,卻仍是大燕皇朝的硬傷。

有這兩處硬傷存在,再加上西北戰事越來吃緊,又有石勒餘黨在各地數起的反旗越間增多,大燕皇朝的時局仍然像陷在一團烏泥中,一時間怎麼拔也拔不出來似的。

李景親政的道路,似乎注定了崎嶇不平。

外麵是個生死存亡的大戰場。

皇宮又何償不是個爾虞我詐的地雷區。

稍有行差錯步,便會粉身碎骨,也許怎麼死的你都不會知道,這就是穆敏對皇宮的總體印象。

進宮後,穆敏除了盡職的陪伴皇太後,便收神斂氣的低調再低調。

先皇暮年最寵愛的年青妃嬪,全體為先皇陪了葬,還在宮裏奉養的太妃也隻有五位,全是無子嗣的妃嬪,整日都以佛禮為伴,早已遠離世事。

為先皇生養過子嗣的妃嬪,不是早年過逝,就是難產而死,或者獲罪於冷宮養老,少有走動的幾位先祖皇帝時期的老太妃、太嬪,也近乎以皇太後為首。

當今聖上又年幼,整座宮廷便是皇太後一家獨大。

穆敏進宮三天,也大體了解到,隻要像那些奸滑的公公和宮女們,那般伺候好這位太後娘娘,她自身也是安全無憂的。

至少她能肯定,隻要不惹到皇太後,那麼她這小命,還可能拖到離開皇宮的那一天吧。

穆敏仰望著頭頂上這片被圈住的天空,無聲的歎息,又歎息……

“壽王殿下……”突然似驚又喜的聲音,打破了夜的靜謐。

這聲女音聽來熟悉,帶著特有的高傲矜持,穆敏已確定了來人的身份,便有躲開的意思。

這座別殿在皇太後的宮殿東跨院,這裏是三進的大庭院,穆敏自己選在最靠裏麵的小院,中間住的是皇太後極喜歡的佘家姐妹,最靠前的卻是上官璃秀。

她是前天進的宮,原因是太後身感有異,上官敬瑭便讓自己的女兒進宮侍疾。

看樣子上官家族與皇太後還挺親厚,可是留在皇太後宮殿日夜作伴的反而是獨孤娥娥,卻並非是上官璃秀這個親侄女兒,這倒是讓宮裏許多人都有諸多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