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借刀殺人(2 / 2)

“先生的意思是……”

“斬草除根,以絕後患!”陳九公此言一出,饒是晏嬰也不由得心神俱顫。片刻之後,晏嬰看著陳九公,口中吐出六個字,“先生之言大善!”

陳九公聞言心中暗笑,那孔丘身居大氣運,但轉世為人,未證仙道,就擋不得人間兵戈。隻要晏嬰願意,必可取那孔丘性命。

不過,這時晏嬰有些犯難,那孔丘亦有賢名,若是將其誅殺,損自己名聲是小,如果讓世人以為齊國無有容賢之量,日後豈會有賢才來投。

看了一眼旁邊的陳九公,晏嬰覺得此人有些可靠。如果陳九公是為了他國能得孔丘相助,才來挑撥,那晏嬰要殺的就是陳九公。但陳九公剛才的一番話,在晏嬰聽來卻是真心為齊國考慮,也就當陳九公是來自己這裏找門路,欲將一身本事賣於帝王家的遊學士子。

但晏嬰還得試陳九公一試,萬一此人是他國派來慫恿自己誅殺孔丘,損齊國名望的呢?所以,晏嬰將自己的顧慮講出,問陳九公有何辦法能誅孔丘,並掩人耳目。

聽完晏嬰心中憂慮,陳九公心頭一動,開口說道:“相國可將孔丘對齊國之弊講與大王,使孔丘難為大王所用。如此可試孔丘之心,若其仍留於齊,還則罷了。若孔丘因此離齊,那他此次避難齊地之心可誅。相國可事先與司馬商議,以數百精兵假作山賊、匪類,如孔丘離齊,便將其誅殺於野,任誰也不會想到是齊國所為。”

陳九公這番話直說得晏嬰眼睛發光,心中大呼:“人才啊!”這時那兵家孫子尚未出世,人間流傳的兵法大多是當年薑子牙伐紂時的用兵之道,演化出來的。全部是以王道禦兵,堂堂正正交鋒、對戰。陳九公這些陰謀詭計不但在洪荒頗有成效,在此時的人間也非常管用。

吩咐下人好生在府中安頓陳九公,晏嬰起身出了相府乘車直往王宮而去,來見齊王。這時孔丘剛剛從王宮離去,齊王正回味著孔丘給他提出的“政在節財”的建議。

本來還想命人傳晏嬰前來,與其商議一下孔丘說言是否可行,誰知這時晏嬰正好到了,齊王大喜,朗聲道:“都是寡人疏忽,若是方才叫命人請相國前來,也可聽孔丘玉言。”

聽到齊王將孔丘說的比作美玉,晏嬰眉頭一皺,拜倒在地,長跪不起。

“相國這是作何!”晏嬰輔佐三代齊君,深得齊王敬重,況且此時,除祭祀、慶典外,不興跪拜。見晏嬰如此,齊王連忙上前攙扶。

“大王且聽晏嬰一言!”

“相國有話起來說便是,這是作何?”

“大王!”晏嬰仍不起身,隻是大聲道:“自聖賢下世,周室日衰,禮崩樂壞。然那孔丘重禮,規矩繁雜甚多,我齊國尋常百姓若學這些,恐幾代也學之不盡!若是盛世,當為治世之道,但此時因此,累得百姓散盡家財,豈不是引得鄰人窺探?”

“相國所言甚是,寡人受教了。”知道晏嬰不會因嫉妒賢能而妄言,況且聽其一席話齊王也覺得卻是如此,也就對孔丘心涼了。

……

初聞孔丘來齊時,齊王本是很高興,不但封官,賜其府宅一座,亦有數十下人。

此時孔府之中,孔丘與一少年相視而坐。隻見那少年年紀不大,十五歲左右,身長八尺,樣貌俊秀。不過這都是表麵,在孔丘眼中,此人身上有隱隱黑色二色兩儀之氣流動。

“道友為何提前轉世?”

“還不是那截教餘孽!”少年眼中殺機凜冽,“當年突得太清聖人法旨,言那陳九公禍亂人間,與道友為難,想來日後也不會安生,故要我提前四百年轉世,傳我陰陽家一脈。”這少年正是那諸子百家之中陰陽家之主鄒衍,此次提前現世,卻是為了與儒家聯手,免得給陳九公留下可乘之機。

“如此甚好!”此時孔丘尚不知已被人算計,還在與此人暢言,“有道友與吾聯手,你我兩家必定大興!”

與孔丘不同,鄒衍似乎對此不大樂觀,“道友,吾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道友單說無妨。”

見孔丘點頭,鄒衍才道:“魯國乃周公封地,延周之禮樂。而齊為昔日闡教門下薑尚封地,此處重工商,獎軍功,道友為何棄魯來齊呢?”

“這……”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鄒衍這一句話可是提醒了夢中人,回想這些日子以來齊王對自己漸漸疏遠,孔丘一時間明白過來,似乎自己真是的來錯了地方。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