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雖然有點不高興,但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對蔣幹擺擺手,說:“子翼盡力就好了,不必自責。”
蔣幹說:“勸降不成,我卻得知了一件大事。”
曹操問:“什麼大事?”
蔣幹瞄了瞄曹操身邊的人,曹操明白了,讓他們都退下,蔣幹這才從懷裏掏出那封信,交給曹操,又添油加醋地把得到這封信的經過按照周瑜原來的計劃說了一遍。
曹操看了信,大吃一驚,心想,前些日子我兵臨荊州,蔡瑁勸他的妹妹劉表的老婆蔡氏和外甥劉琮向我投了降,後來我為了不留後患,假意封劉琮為青州刺史,讓劉琮帶著他媽蔡氏去青州上任,然後派人半路把他們殺了,蔡瑁恨我殺了他的妹妹和外甥,想為他們報仇?不對呀,這件事我做得很機密,蔡瑁怎麼會知道呢?會不會是周瑜用的離間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讓人把蔡瑁、張允叫來,生氣地說:“我這麼信任你們,重用你們,你們竟然私通周瑜,要謀害我。”
蔡瑁說:“我們對丞相忠心耿耿,您怎麼這麼說?”
曹操揚了揚手裏拿著的那封信,嘿嘿冷笑了一聲,說:“我這裏有一封你們寫給周瑜的密信,你們還想抵賴嗎?”
“密信?”蔡瑁、張允麵麵相覷,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看著曹操那張冷若冰霜的臉,兩人後背發涼,不由地打了個冷戰。
蔡瑁戰戰兢兢地說:“丞相,這肯定是周瑜用的計,偽造的信,想借丞相的手除掉我們,解除他的心頭大患,丞相千萬不要上當啊!”
曹操一時也沒了主意,他扭頭看看身邊的蔣幹。蔣幹心裏一直對蔡瑁、張允充滿羨慕嫉妒恨,覺得他們隻不過是兩個賣主求榮的家夥,剛來投奔曹操就被封了侯,當上了水軍都督,因此心裏早看不慣蔡瑁張允二人了,巴不得他們出事。他湊到曹操的耳邊,小聲地說:“丞相,你讓蔡都督寫幾個字,對照一下筆跡,不就可以確認這封信是真是假了嗎?”
曹操一拍大腿,說:“妙啊,子翼的辦法好!”於是轉過頭,黑著臉對蔡瑁說:“那好,你起來,我說一句話,你把他寫下來:某等降曹,非圖仕祿,迫於勢耳。”
蔡瑁戰戰兢兢,不知曹操是什麼意思,他早知道曹操猜忌心很重,反複無常,心想,他是不是想找個借口治自己的罪,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證據,如果寫下這句話,不就成了背叛曹操的證據了嗎?不能寫!但看曹操凶巴巴的樣子,不寫也不行呀,怎麼辦呢?他也算急中生智,把“迫”改為“順”不就行了嗎?就在紙上寫下:某等降曹,非圖仕祿,順於勢耳。
蔡瑁寫完,曹操拿過來,與手裏的信一比較,勃然大怒:“你這個奸賊,還想騙我!什麼順於勢迫於勢了,除了這個字,其餘的十一個字一模一樣,不是你親筆寫的還能是誰寫的,你還有什麼話說?”說完把信扔在蔡瑁的麵前。蔡瑁拿起來一看,這確實是自己的筆跡啊,頓時覺得如五雷轟頂,一下子癱在地上,這下有口難辯了。心想,這曹賊,竟想出這種辦法害我,情急之下,他也沒多想,突然把那封信揉成一團,塞進嘴裏,翻著白眼吞了下去,然後對曹操說:“丞相,現在證據沒了,隻有你手裏的那張紙條,你要是殺我,荊州的二十八萬降兵,恐怕不服!”曹操“呸”了他一下,說:“我殺人還要證據嗎?”隨即命令兩邊的武士:“把這兩個奸賊,拉出去斬首!”
張允大叫:“丞相,蔡瑁私自通敵,不關我的事啊!”
“呸!”曹操狠狠地啐了他一口,罵道:“你和蔡瑁兩個人,出門坐一頂轎子,睡覺蓋一床被子,他做什麼事你會不知道?難道我會留著你讓你替夫報仇嗎?”
曹操不耐煩地一揮手,馬上過來四個膀大腰圓的武士,架起蔡瑁、張允的胳膊,拖了出去,兩人殺豬般地大叫:“丞相,饒命!我們是無辜的!我們對丞相有大用,殺了我們,你會後悔的!”曹操冷笑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不一會兒,一個軍士用個大木盤,把蔡瑁、張允的人頭端了進來,看得蔣幹脖子後麵直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