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日月,轉眼已十年。
十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對於求仙問道之人來說,十年說是轉瞬,也不為過。
對於葫蘆山來說,蛇蠍二精的劫難造成的損傷,已在這十年之中消弭與無形。
就算葫蘆老祖沒有刻意為之,每日裏講道修煉所帶來的天地靈氣,也讓原本怪石嶙峋,窮山惡水的葫蘆山,煥然一新。
雖不能說是仙家福地,但也算是人間盛景,花香襲人,綠草成茵,隱約間麋鹿奔騰,仙鶴成群,猶若世外桃源。
山頂處洞穴之中,隱有紅光閃耀,其內大光大明,猶若白晝一般。
大殿之中有一七彩蓮池,上有彩氣騰空,飄飄渺渺,池塘正中有兩朵磨盤大小七色彩蓮,晶瑩剔透,閃耀神光。
其上各有一人靜坐,雲渺之中,有若仙人。
其一人生得娃娃摸樣,粉雕玉琢,身著紅色道袍,背後背著一個幾如自己身軀大小的紅色葫蘆,手執金色如意,垂眉閉目,正是那遠古大仙,葫蘆老祖!
小口張合,所言竟是那仙家妙法,聖道玄機,聲音洪亮,猶若驚雷,醍醐灌頂,卻又被牢牢鎖在這方寸之間,絲毫沒有外泄。
另一人,身型健碩,一身玄色道袍,五官看似普通,可拚合在一起看著卻是甚是舒服,臉上淡淡笑容,讓人不由得心生親切之感。
隨著葫蘆老祖口中之言,身上輕靈之氣圍繞,七彩光華閃爍,每每交錯流轉一次,便微微的增加一絲。
隨著葫蘆老祖微笑著睜開眼睛,蓮池之上天雷之音緩緩消退,閉目打坐的林森身上光芒也隨之緩緩消退,睜開的沉定雙眼中透出絲絲笑意。
“不錯!”葫蘆老祖點了點頭緩緩說道“以你的資質十年之內觸摸到地仙的門檻,已經實屬不易了!剩下的便是對真氣的積累和溫養,化氣為液,凝聚金丹,完全是水磨工夫,功夫到時地仙自成!”
對於一化形便是金仙階位的他來說,地仙層次實在是弱的可憐,但他那是洪荒之初猶若實質的天地靈氣中,用無數歲月堆積出來的。
以現如今的稀薄靈氣,林森進階之速,已經完全超乎了葫蘆老祖的估計。
“林森多謝老祖悉心教導!”與十年前相比,此時的林森變化的不止是妖精的外貌,身上的氣息也完全的沉定下來,雙眼中神光隱現,不時透露出仙家氣派。
雖然有《黃庭內景經》這大道之基,但是對於林森來說,這本書猶如院士的研究論文,拿在三歲頑童手中,除了清洗神魂之外,暫時是起不到其餘的作用。
而這十年的修煉,則是完全在葫蘆老祖的口傳心教之下進行。
葫蘆老祖修道歲月不知凡幾,對洪荒之中所有修煉之法可謂都是悉數於心,傳道之初,老祖便讓林森選擇學習方向。
對於這個問題,林森根本沒有猶豫,葫蘆老祖曾站在洪荒頂端,道法精深,自身所學便是那在道家廣為流傳的練金丹聚三花藏五氣之法。
正所謂一顆金丹吞入腹,我輩從此不由天,此法門葫蘆老祖研習多年,自是最為熟悉,對每一關鍵之處,可謂都是研究細微,林森當然選擇走這,聚頭頂三花,藏胸中五氣的道路。
除此之外,另有原因卻是道家功法中正平和,與任何功法神通,都沒有衝突之處,可謂是洪荒最好的錘煉築基之法。
林森自知出身低微,根骨平庸,這十年之間,林森在第一年便脫去妖身,其餘大半時間便是在打熬根基。
修道之路漫長,這根獨木橋上群星璀璨,被擠下的不知凡幾,比的不是誰走的更快,而是誰走的更穩,更遠,誰能走到盡頭。
而要做到這樣,無疑需要一個牢固的根基。
林森修煉之時神光閃耀,一副仙家氣派,那裏還有那一絲妖精氣息,身上光華流轉卻是在吸取天地靈氣,淬煉自身道體,凝聚胸中一顆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