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南王欲反(1 / 3)

天象既已異變,南王以及南鏡那十萬守軍自當是要留心監視,一旦真的留了心思到也真發現南王藏有禍心。明是知曉隻是璃清卻沒有動手之意,無憑無據無妄動便下令擒了南王,他這位聖賢的君王可不會做如此之事。

朝堂上下瞧著倒也安然,倒也無人看到這平靜之下的風波,隻是後宮近日倒是有了幾分不對,候賢妃禁足之令已解便是時常上紫宸殿去侍奉璃清。隻是那紫宸殿的楊公公不知怎的,平日裏也是個精靈的主,可這幾日侍奉賢妃娘娘竟是將太後禦賞給賢妃的翠扇雀簪給碰落了。

那翠扇雀簪可是太後親賞之物,何其金貴要緊,怎能由著個內侍碰壞。當即賢妃娘娘可是動了怒,就連著璃清也未替那內侍求情,由著賢妃罰他。

壞了那太後恩賞的心愛之物,即便死罪可免也是不可饒了他,當下賢妃便是命了宮人將楊公公押入掖庭局,由著洪公公好一番教訓。

那一旦入了掖庭局,不管何人嘴巴再如何的嚴實,那七十二道刑罰一一下去隻怕也是什麼都吐了。原些隻是因這內侍壞了娘娘的寶物,便是要洪公公好一番教訓,誰知這楊公公卻也是個軟骨頭的主,不過才上了幾道刑罰便是什麼將心裏的事給招了。楊公公招出之事事關重要,也是叫掖庭局的洪公公驚嚇不少,當即不敢自己妄做主而是將那一件事稟了聖上,龍顏大怒之後自當令人嚴刑拷問。

嚴刑拷問之下,楊公公哪還能再藏了什麼,便是將所知之事全數道出。

南王藏了禍心,意圖謀反之事也是彰露在人前。這謀逆可是滅九族的大罪,即便南王身為皇室宗親這九族是滅不得的,不過南王府卻是一命都活不得。楊公公這一份招供,朝堂之上也是駭然,當下聖上震怒便是命人押了南王入宮,他欲問個清楚。隻是這謀逆之罪又豈會有人承認。入宮之後的南王在麵臨這樣的誣指自當是狂傲冷笑,拒不承認。

謀逆之罪南王當然不承認,一個內侍的指控也算不得什麼,隻是能叫人押了南王入宮自然不隻是因一個內侍的指控。候賢妃那兒早就將一切都辦得妥妥當當。南王身邊的左參將親自麵聖指控,道出南王謀反的心思,並且將一切的謀策以及軍事安排都道得清清明明,也是證實了南王謀逆之心。

左參將乃是南王的心腹,所言更是理理可尋。當下南王已是無言以對,便是聖上麵前明了自己的謀逆之心。璃清的這個皇位當年也是他扶著上位,雖是扶持可他心中終歸不服,未曾覺得自己何處輸給這位三皇兄,他便是不明為何他可以坐在那九尊龍位之上而自己隻能在殿下俯首稱臣。不甘以及怨恨老天的不公,南王自當要為自己爭得這一口氣,隻是這樣的一口氣又豈是他說爭得便是爭的。

謀逆之舉還未動便叫璃清明了一切止於當頭,南王終是不服,不服之下便是欲行刺,卻叫早有準備的璃清當堂擊殺。這般謀逆之臣縱然死於殿前之上也是死有餘辜。怨不得璃清不顧及兄弟手足之情。

南王謀逆已是著實,為證的左參將雖是迷途知返可終歸參過謀逆之事,璃清素來恩賞分明,便是因了這將功贖罪便是免了左參將謀逆重罪。不過這謀逆死罪可免,活罪卻是不可饒的,當是撤奪一切恩賞,發配邊境一世苦役。

璃清仁義,即便這一世的苦役左參將也是欣然受了。

南王謀逆之事如此也是告一段落,隻是這謀逆卻不僅南王一人所為,楊公公重刑之下不但供出了南王有謀反之意。竟是同時供出另一人。那人雖是曖昧,並未直明反意,不過與南王卻是走得極近。當得聞這人便是賴昭儀時,璃清竟是不信。

南王有謀反之意。這一事璃清早就明了,所以聞時並未詫異,可賴昭儀也涉及於此卻叫他很是驚愕,萬然沒有想到賴昭儀竟會如此。因是不信,所以璃清下令徹查,因這一事是候賢妃稟明的。恐候賢妃因李禦女之事記恨於賴昭儀,璃清特地命了鄭貴妃嚴查此事,隻是這素日的嚴查之下得出的卻是叫璃清所不能預及的真相。

賴昭儀當然是不能審的,不過她身邊的若芥以及隨身侍奉的宮人卻是一個都不能放過。掖庭局的刑罰宮中沒幾個人撐得住,這宮人們一個個審過去自當是曉得什麼便是吐了什麼,就連賴昭儀的心腹若芥,也是扛不住那接連而來的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