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得知沐酒兒竟然與沈清辭在一起了後,頓時覺得這緣分真是妙不可言。
沈清辭是文臣,心中卻自有一番抱負,他父母不在世,無人為他說親,親事就此耽擱了下來。
這兩人認識七年,皆不過君子之交,除了初次見麵那一年,和五年前與北狄人對戰時有過交流,從未互相通信過,也沒有生出一點情愫。
結果兩人合作不過半年,竟然就在一起了。
沐酒兒曾是皇後,為了太子,她這輩子都不可能在舉行第二次婚禮。
沈清辭能包容,絲毫沒有文人的俗病,二人一文一武,倒是相配。
趙如錦很看好他們二人,為此還特意寄了一份禮物過去。
楚季宸得知母親來信,他沒有要求趙如錦給他看,但眼神裏的渴望卻是難以忽略。
趙如錦想了想,楚季宸要去找沐酒兒,遲早也會知道沐酒兒與沈清辭的關係,便將這封信給他看了。
沐酒兒信裏也提及了楚季宸,話裏話外,讓她多照顧著這孩子。
等到邊關戰事結束,她就派人去接楚季宸。
楚季宸很聽話,也很懂禮貌,看完信後,對著趙如錦拱手:“還得叨擾嬸嬸一些日子了。”
趙如錦看他臉上並未異色,試探著問:“你對你母親這事……”
“嬸嬸,您放心,父皇曾經與我說過,他與母親之間,是他對不起母親在先。
母親能夠為了父皇的疆土,一輩子都守在邊關,如今有一個知心人相伴,我想父皇也會安心。
至於我,我雖然有些不開心,不過母親每年都會寫信給我,她雖不在我身邊,卻一直關心著我,隻要她心裏一直紀念著我,我也還能接受。”
趙如錦震驚的看著這孩子。
他虛歲也就五歲,小小年紀竟然懂這麼多。
她是不是該說一句,真不愧是皇家人?
昭國這些年發展迅速,經濟上升的快,楚瑾珩作為一個從小就接受君主教育的皇子,加之早些年的遭遇,手段比起先帝多了幾分狠辣,野心也比先帝要蓬勃。
在霍翎與沐酒兒用半年滅了北笙國後,楚瑾珩並沒有停下擴張昭國領土的腳步。
而是讓二人將周圍的小國和部落全部滅了,收納了他們的地域,逼的無數異族部落小國俯首稱臣才罷休。
昭國也在他的治理下迎來了盛世,版圖達到最大,其鐵血手段讓無數異族部落百年難忘。
霍翎二人班師回朝。
趙如錦也一同被召入了京城。
這是福寶第一次來京城,也是第一見到信中的祖父。
寧國公已經老了,滿頭白發,身子骨也越發的不好,走路都需要人攙扶。
也許是每日禮佛,身上還帶著一股檀香之氣。
福寶見到他一點也不害怕,和頭牛似的精力極其充沛,圍著祖父一個勁的問京城有什麼好玩的,直問的他頭疼。
但寧國公還是很喜歡這個孫子,因為這孩子的性子與霍翎幼時簡直一模一樣。
唯獨不一樣的,就是太過招女孩子喜歡。
才來京城不久,就讓不少疼愛閨女的人家上門說親了。
趙如錦回京第二日,楠華的請帖就送上了府。
這些年她與楠華一直有通信,直到兩年前,楠華來信,說她與崔家長公子和離了。
她以為她還惦念著崔宴禮,畢竟崔宴禮至今都沒有成親。
後來才知長公主得知霍翎母親戰死,悲痛不已,鬱結於心,最終撒手人寰,楠華本就傷心欲絕,崔家長公子卻不顧她心中悲痛,竟在她母親孝期間納妾,孝期剛過便有意抬那女子為貴妾。
楠華與瑾帝的關係不差,直接請了聖旨和離,自此帶著兒子住在了長公主府,與崔家再無半分瓜葛。
崔家乃是頂級世族,世族向來不願與皇家聯姻,崔長公子與楠華親事,在世家眼裏還是楠華占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