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船此時已經離開滄州碼頭近十裏,李雲天當然不可能遊回去,他被一艘南下的貨船救了上去,搭乘那艘貨船回滄州。
船主對李雲天的遭遇非常同情,要不是被逼無奈的話誰會跳船遊回滄州,不過他對李雲天能否取回那些錢物不報希望。
漕幫雖然幫規森嚴,但人多勢眾,難免龍蛇混雜,出了這種偷雞摸狗之徒也並不為怪,再加上漕幫肯定胳膊肘向裏拐,要想查出這件事情談何容易。
況且,李雲天沒有絲毫的憑證如何能向漕幫要人?搞不好還要激怒漕幫,難免有皮肉之苦。
李雲天自然知道船主說的有道理,但是如今擺在他眼前的形勢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使漕幫是龍潭虎穴那麼他也要闖一闖。
要是找漕幫要人無果的話,李雲天唯有鋌而走險,秘密去見滄州的知州,表明身份和來意後讓滄州知州向漕幫施加壓力,以找回那件衣物。
可如此一來事態就變得萬分複雜,局勢就掌控在了滄州知州的手中。
雖說滄州知州也是進士出身,但萬一他要被眼前的利益和心中的欲望衝昏了頭腦,把自己和遺詔獻給漢王,那麼可就功虧一簣了。
顯而易見,漢王能給滄州知州更好的前程,他要是繼承大統肯定極力打壓朝中的那批文官,培養忠於自己的文官,而滄州知州要是立下如此大功,起碼能得到一個侍郎的職位,這種誘惑對於一名文官來說無疑是巨大的。
經過數百年來的發展,尤其是永樂帝遷都北京後,漕幫的勢力範圍已經從運河向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滲透,建立起了一套龐大而完善的體係。
漕幫的總堂口設在淮安,下麵有七個重要的堂口,即刑堂和六大分堂,六大分堂中有三個在運河流域,為忠堂、勇堂和義堂,有兩個在長江流域,為仁堂和禮堂,剩下的一個在黃河流域,為明堂。
其中,實力最為雄厚的當然是漕運最為發達的運河流域的三個堂口,不僅民間的貨運,就連大明北調的漕糧都由他們負責。
救李雲天的那名船主就是漕幫忠堂的人,隻不過屬於基層成員,也就是普通的船老大,真正的核心人員是堂口的那些人。
忠堂在滄州有一個香堂,李雲天準備去滄州香堂打探消息,滄州段運河水域的事情都歸滄州香堂管轄。
根據那名船主提供的信息,李雲天在滄州城的一處居民區內找到了滄州香堂的堂口。
李雲天心中很感激那名貨船的船主,對方不僅給他提供了消息,而且還給了他五兩碎銀,要是找不回行禮的話他可以拿那些碎銀當盤纏回京城。
那名船主此時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他隻不過看李雲天是一個讀書人,被偷了行禮逼到跳船的份上挺可憐,故而伸出了援手,可無意中就介入到了大明的奪嫡之爭,
從外表麵上,漕幫滄州香堂就是一處很普通的大戶人間的宅院,隻不過門口立著兩名一身短打裝扮的大漢,明顯與通常大戶人家看門的家丁不同。
漕幫雖然人多勢眾,但是卻不被朝廷承認,朝廷由於要依靠漕幫負責漕運,故而隻要漕幫守規矩,對漕幫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與此同時,朝廷也在對漕幫進行打壓和分化,另外還有漕運衙門即西寧監管和製約漕幫。
另外,由於漕幫的幫眾分散在運河、長江和黃河等水域,再加上絕大部分都是老實巴交的船夫以及他們的家眷,因此很難翻起什麼大浪來,這使得朝廷非常放心。
李雲天立在漕幫滄州香堂斜對麵街邊一棵大樹的蔭涼下,皺著眉頭望著大門處的那兩名守門的大漢,他一個外人要是貿然闖進去的話,肯定會適得其反。
如果給李雲天幾天,那麼他絕對能打入漕幫滄州香堂內部,可現在他最缺的就是時間,哪裏有工夫消磨光陰,萬一那件衣服出了事,他可就欲哭無淚了。
就在李雲天傷腦筋的時候,一個少年從香堂的院子裏走了出來,背著一袋糧食,手裏拎著一隻老母雞,一邊哼著小曲一邊興衝衝地打量著手裏的老母雞,饞得直流口水。
李雲天見狀眼前不由得亮了一下,他認出這個少年就是昨天碰瓷兒被紅裙少女揪了耳朵的人,沉吟了一下後快步迎著那名少年走了過去。
少年光顧著看手裏的老母雞,根本就沒有注意到迎麵走來的李雲天,李雲天徑直撞了過去,少年唉呦了一聲就被撞倒,一屁股坐在了地上。